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滾動 > 正文

天天熱點評!“鏡·相——中國古代銅鏡展”亮相河北博物院

時間:2023-03-06 09:51:12    來源:河北新聞網(wǎng)    

薈萃7家文博單位269件銅鏡精品

“鏡·相——中國古代銅鏡展”亮相河北博物院


(相關資料圖)

縱覽客戶端訊(河北日報記者史曉多)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今天我們用玻璃鏡照容,那么你知道古人用什么照容嗎?3月4日,“鏡·相——中國古代銅鏡展”亮相河北博物院,展覽將帶領你走進銅鏡的世界,了解銅鏡的起源、制作過程及功能等。

銅鏡是中國古代常見的日常用具,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中國最早的銅鏡出現(xiàn)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齊家文化時期。鏡雖微物,卻承大道,銅鏡中蘊藏著應時而變的審美情趣、道德倫理,既有以天圓地方、四神八卦、十二地支等為內容的宇宙觀,也涵蓋日月山川、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游魚蟲蝶的萬物皆有靈的自然觀,還有以福祿壽喜、姻緣愛情、吉祥平安為追求的價值理念。

展覽現(xiàn)場。河北博物院供圖

據(jù)介紹,本次展覽是河北博物院2023年度首個原創(chuàng)展覽,展出文物269件。以河北博物院藏銅鏡為依托,匯聚了上海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揚州博物館、徐州博物館、定州市博物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文博單位的銅鏡精品。展覽使用圖片80余張,制作原創(chuàng)視頻4段,引用古詩詞30余首、文獻80余條、典故40余條,闡釋了古人是如何照容、銅鏡的起源與制作、銅鏡里的世俗人情以及銅鏡里的宗教觀念等故事。

本次展覽共分5部分。第一部分“當窗理鬢 對鏡貼花”,通過古代書畫、文獻典籍和詩詞,直觀、形象地介紹了古人照容的方式。當玻璃鏡進入千家萬戶,銅鏡就成了歷史,于是,就有了各種疑問,銅鏡在哪里起源?是誰發(fā)明的?古人是怎么制作銅鏡的?第二部分“粉以玄錫 光如日月”系統(tǒng)介紹了銅鏡的起源、制作流程等知識。

展覽現(xiàn)場。河北日報記者史曉多攝

銅鏡不僅用于照容,也用于辟邪,有時還被用作配飾或車飾。第三部分“寫規(guī)萬物 鑒面鑒心”告訴人們,由于銅鏡比較珍貴并有種種寓意豐富、精彩華美的圖案和吉祥祝語,所以往往當作禮品饋贈,用于婚嫁或者君臣、親朋之間交流溝通情感。宗教活動和民間習俗中銅鏡也是不可或缺的辟邪法器。自銅鏡誕生以來,背面紋飾就不斷發(fā)生變化,既有嬗變、也有突變。第四部分“凡塵氣象 百味人生”系統(tǒng)介紹了銅鏡中的民俗文化,如歷代龍鳳、花卉、吉祥用語等紋飾的變化,以及魚龍紋、嬰戲紋等紋飾背后的寓意。變動的是紋飾,不變的是人們對于富貴、健康、長壽、婚姻美滿、子孫繁盛的追求,以及對未知世界的向往。展覽第五部分是“與天同壽 永恒之思”。講述了銅鏡中蘊藏的自秦漢以來人們對于長生不老的渴望,以及嫦娥奔月、柳毅傳書以及各種各樣的神鳥神獸。

龍鳳紋鏡 (戰(zhàn)國) 上海博物館藏。河北博物院供圖

展覽各部分打破傳統(tǒng)的時間脈絡,對銅鏡文化內涵進行解構,重點講述古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闡釋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意識,充分展現(xiàn)蘊含在銅鏡里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大樂富貴”銘蟠螭紋鏡 (西漢) 揚州博物館藏。河北博物院供圖

此外,展覽還設有陽燧鏡、透光鏡、女子閨房等體驗區(qū)?!斑@是一種凹面聚光鏡,在古代人們叫它陽燧鏡,古人在祭祀時,會用這種鏡子來取火。這是一面透光鏡,用手電筒對透光鏡進行鏡面反射,可以讓看到神奇的一幕?!闭褂[現(xiàn)場,河北博物院藝術設計部文博助理館員王鐸為大家展示了陽燧鏡、透光鏡等銅鏡的奧妙,“我們還結合《女史箴圖》和《作鏡賦》,通過場景構建、空間設置等方式,讓公眾對銅鏡的認知從表象到內涵、從微觀到宏觀,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p>

據(jù)悉,本次展覽將持續(xù)至6月2日。

關鍵詞: 河北日報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