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培育群眾自治品牌,以德治“止定分爭”;
——“近鄰”黨建模式,打通黨群關系“最后一米”;
——紅色基因拉動“紅色引擎”,破解“基層難題”……
市域社會治理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從細微之處著手,才能讓服務更精準、生活更幸福、治理更科學。自2019年中央政法委部署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啟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以來,各地不斷在深挖潛力上下功夫,在創(chuàng)新模式上動腦子。今天,長安君為大家?guī)肀本〇|城、天津寧河、福建廈門、江西贛州的故事,看看他們在市域社會治理中取得了哪些新成效,帶來了哪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哪有碗勺不碰鍋沿的?這里的街坊矛盾自己解決!
“他家總是把垃圾放在門口,都吵了好幾回了,您來看看咋辦?”
“聽說你們昨天把隔壁那兩家的矛盾給化解了,我也有個難事不知道該怎么處理!”
胡同里空間小,一個院兒住好幾家,哪有碗勺不碰鍋沿的?在北京市東城區(qū)安定門街道的“知心話勸導隊”,避免了許多鄰里間的小矛盾演變成大問題。
這支隊伍,由20多名熱心公益的街坊鄰居自發(fā)組成,以“話療”為打開方式,短短四年,已經成為東城區(qū)市域社會治理的一張閃亮名片!
以德治“止定分爭”。東城區(qū)充分發(fā)揮黨的領導這一獨特政治優(yōu)勢,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參與自治,凝聚了市域社會治理的強大合力。
為提升市域社會治理能力,東城區(qū)還創(chuàng)建培育了一大批群眾自治品牌——連線各方調解力量的“和立方”訴源調解機制;發(fā)揮“千里眼、順風耳”作用的“東城守望崗”治安志愿者團隊;改變了專業(yè)部門“單打獨斗”局面的北京市首家反邪教公益組織“薄荷茶空間”……
這些富有活力的市域社會治理項目品牌,與46個優(yōu)秀社區(qū)書記工作室,共同組成了3000余名社區(qū)工作者和2000余名社會工作專業(yè)人才為主體的龐大市域社會治理基層隊伍。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東城區(qū)的社會治理實踐證明,必須依靠深厚為民情懷,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到市域社會治理中來,才能把工作真正做到群眾心坎上。
腳印踏萬家,這里把“小民生”當成頭等大事抓!
“有的藥品鄉(xiāng)下買不到,非得到城區(qū)去買,很不方便?!?/p>
“政府給的錢已經不少了,但自己做飯比較困難?!?/p>
……
這些掏心窩子的話,是天津市寧河區(qū)黨員干部在2021年初的“腳印萬家”活動中,蹲在地頭、坐在炕頭,面對面與老百姓嘮嗑得到的寶貴意見。
“這些看似是瑣碎小事,實則是帶有普遍性的難事、大事,需要從頂層設計層面推動整改。調研期間,各級黨員干部累計收集各類問題1373個,即知即改421個,其余的都已形成任務清單,明確整改完成時限?!睂幒訁^(qū)相關負責人介紹。
“腳印萬家”活動僅僅寧河區(qū)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的一角。
在建國社區(qū),寧河法院從“暖氣熱不熱”到“干部好不好”,從日常生活到社區(qū)建設,實實在在地把黨組織的關心和溫暖送到人民群眾身邊;全區(qū)還搭建了“1+2+N”協(xié)作模式、建強區(qū)鎮(zhèn)村三級社會治理機制、制定“十安聯創(chuàng)”、“四失五類”人員服務管理名單,實現社會治理事事有人管、管到位,96.2%的村(社區(qū))實現了矛盾不上交。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把“小民生”當成了頭等大事來抓,把黨的政治優(yōu)勢、組織優(yōu)勢、群眾工作優(yōu)勢轉化為基層治理優(yōu)勢,正是寧河區(qū)走好群眾路線的制勝秘訣。
深夜,微信群中一條孕婦的求助信息打破了平靜
“親愛的鄰居們,我身體不舒服,誰能幫忙送我去醫(yī)院?”一天深夜,在福建廈門一小區(qū)的微信群內,一條求助信息打破了平靜。
原來,懷孕6個多月的小林獨自在家,突感腹痛和呼吸困難,無法自行到醫(yī)院就診。小區(qū)鄰居們紛紛“冒泡”,無法趕到的醫(yī)生和護士鄰居還遠程給予小林指導。當小林在鄰居的幫助下到達地下車庫時,4位鄰居早已在等候,最終及時將她送至醫(yī)院。
在廈門,“近鄰”黨建模式讓傳統(tǒng)鄰里間互幫互助的關系逐漸升溫。該模式以“居民與居民近鄰互助、居民與組織近鄰守護、組織與組織近鄰共建”為核心,形成就地就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打通黨群關系“最后一米”,有效破解了當代社會的組織碎片化、人際陌生化等難題。
除此之外,廈門還動員全市黨員干部開展“愛心結對”,培育志愿服務隊;組織全市政法干警在居住小區(qū)開展志愿服務,讓廈門充滿平安;廣泛設立“民主議事廳”“社區(qū)聽證會”等群眾自治組織,抓好社區(qū)、社工、社區(qū)社會組織、社區(qū)慈善組織、社區(qū)志愿者“五社聯動”……
如今,這樣的主人翁意識在廈門群眾的腦海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越來越多居民成為市域社會治理的支持者、參與者,讓一個個社區(qū)變?yōu)楣步ü仓喂蚕泶蠹彝ィ尅敖彙秉h建優(yōu)勢轉化成更高水平的城市治理效能。
紅色基因,共筑基層紅色堡壘!
“自從社區(qū)‘東門人家’紅色微站建成以來,我們學習、娛樂都有了好去處,每天都有不同的課程和活動,我們老人家也不孤單寂寞了?!?/p>
江西省贛州市贛江街道東郊路社區(qū)黨委,通過“紅色微站”常態(tài)化開展“文明集市”等活動,通過紅歌傳唱、紅色故事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豐富了基層黨員群眾的業(yè)余生活。
群眾的支持、認可有力促進了社會治理,社會治理效能的提升又進一步凝聚了民心民力。在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中,贛州市域社會治理工作特色經驗頻出,亮點紛呈。
紅色資源是贛州市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贛州以此為依托,創(chuàng)新開展“紅旗、紅土、紅心”三大工程建設,組織“十紅”創(chuàng)建活動。實現紅色先鋒一線示范、“五治”融合一體推進、矛盾糾紛一站化解、民生服務一網通辦。
市域社會治理,關鍵在基層,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為此,全市大力加強基層基礎和陣地建設,實現1.48萬個網格黨支部(黨小組)全覆蓋,打造3914個“黨群服務+社會治理+文明實踐”平安建設綜合體,全面落實8300個社會組織的黨建工作......讓基層黨組織成了市域社會治理的“紅色引擎”。
通過探索創(chuàng)新紅色治理,贛州將紅色基因融入社會治理全過程各方面,也讓紅色成為革命老區(qū)市域社會治理的鮮明底色。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wěn)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zhèn)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jié)——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fā)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yè)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qū)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qū)生產總值統(tǒng)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guī)醫(y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yī)院在改善就醫(yī)環(huán)境、降低就醫(yī)費用、優(yōu)化就醫(y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y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fā)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yè)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chuàng)新引領發(fā)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xié)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