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世界觀察:寄遞行業(yè)竟存在販毒漏洞?他們“火眼金睛”,果斷發(fā)出這份建議……

時間:2022-07-15 18:41:21    來源:阜新市海州區(qū)檢察院    

近日,由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qū)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陳某某等11人涉嫌販賣毒品、洗錢罪一案法院作出終審判決。主犯陳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六年,另外10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至有期徒刑十一個月不等。該案是檢察機關落實“七號檢察建議”,嚴查利用寄遞行業(y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重要成果。

該涉毒案由公安部督辦,現場查獲毒品數量高達267.4克。


(資料圖片)

近年來,以陳某某為首的涉毒團伙長期在阜新地區(qū)進行販賣毒品活動,主要以快件作為偽裝掩護,通過快遞寄送的方式運輸販賣毒品。

該團伙涉案的11人中多為家人及熟人關系,內部分工非常明確,有穩(wěn)定的出資人、往返深圳與揭陽的接送人,有負責郵寄快遞的寄件人及取件人,形成了一個關系極為緊密、犯罪手段極其隱蔽的購毒、販毒團伙。

提前介入

引導偵查提質增效

該販毒團伙一直采用“人貨分離”的作案形式,曾多次僥幸躲過公安機關的偵查進行交易,偵查取證難度很大。為有效指控犯罪,海州區(qū)檢察院能動履職,多次派人提前介入,深入第一現場與偵查人員共同研判案件信息,有效促進了偵查取證工作的進展,保證公安機關以起訴和審判的標準開展偵查取證工作,為案件快偵、快訴、快判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查微析疑立查“洗錢”

實現“零”的突破

檢察機關在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和審查起訴過程中,發(fā)現有一處掛名在陳某某父親名下的房產“來路可疑”,引起了承辦檢察官的注意,要求公安機關務必查明該房產是陳某某父親的合法財產,還是陳某某掩飾違法犯罪所得的手段。經承辦檢察官與公安機關、人民銀行及時溝通,跟蹤監(jiān)督追查線索并深入挖掘,終于揭穿了陳某某“是我父親的房子”“我有合法收入”等重重詭辯,最終通過其父的證言及研判近一年來陳某某的飛行往返記錄、銀行流水等重要證據,使陳某某的洗錢犯罪行為水落石出,這也是阜新地區(qū)首例洗錢犯罪案件。

落實“七號檢察建議”

織密綜合治理網

在辦案中發(fā)現寄遞行業(yè)的監(jiān)管漏洞后,檢察機關積極落實“七號檢察建議”。深入分析梳理近年來辦案中發(fā)現的寄遞安全管理問題并形成了專題報告,與市郵政管理局就寄遞渠道販運毒品問題進行溝通交流,并制發(fā)檢察建議,要求強化部門協同、加強安全監(jiān)管、堵塞監(jiān)管漏洞,推動實現對寄遞毒品犯罪的源頭排查預防和末端堵截嚴打,促進寄遞行業(yè)健康持續(xù)發(fā)展,以“檢察藍”攜手“郵政綠”,共同推動禁毒斗爭取得新成效。

關鍵詞: 公安機關 檢察建議 販賣毒品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