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世界快消息!鐵路建設再升級 助力區(qū)域經濟“彎道超車”

時間:2023-06-17 18:05:42    來源:人民網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近幾年,作為中國式發(fā)展樣本的鐵路建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這是中國經濟發(fā)生日新月異變化之下的一個縮影。十年間,“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迎來了鐵路建設的快速發(fā)展期,民眾出行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發(fā)生了可喜變化。

泉州灣跨海大橋。人民網王紹紹攝

市市通高鐵路網布局持續(xù)優(yōu)化


(資料圖片)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河流與峰巒縱橫交錯,鐵路修建難度較大,較長時期內,僅有鷹廈線這條鐵路出省通道。經過多年的發(fā)展,福建打通交通屏障,路網布局持續(xù)優(yōu)化。

廈深鐵路的開通,標志著東南沿??焖勹F路全線貫通,沿線漳浦、云霄、詔安、饒平、普寧、陸豐、汕尾、惠東等8個縣市從“地無寸鐵”一步邁入“動車時代”,閩東南牽手珠三角,深圳、汕頭、廈門3個經濟特區(qū)連成一體。

合福高鐵、龍廈鐵路建成后,福建省內連接地市的快速鐵路環(huán)線封“口”成形,成為我國首個“市市通高鐵”的省份,路網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提升,山海協(xié)作邁入新階段。

贛瑞龍、南龍、衢寧、福平、興泉等鐵路融入路網,福建鐵路的觸角進一步向縣域鐵路、縣域高鐵延伸,寧都、石城、寧化、政和、屏南、周寧等縣和平潭島正式接入全國路網。

今年,福廈高鐵也迎來了開通前的籌備沖刺期?!邦A計到9月底,福廈高鐵將具備開通運營條件?!睎|南沿海鐵路福建公司黨群工作部負責人孔祥斌說。福建鐵路發(fā)展取得新的突破,越織越密的鐵路網,將繼續(xù)深耕老區(qū)民生福祉,繪就百姓美好生活畫卷。

福廈高鐵泉州灣段。人民網王紹紹攝

“鐵路見證了我們的愛情,這些年我可沒少坐火車?!敝芎榇禾统鍪謾C,翻找出11年前龍廈鐵路開通時,他和首趟動車組合影的照片。他和愛人在大學里相識、相戀,畢業(yè)后周洪春來到廈門,愛人回龍巖打拼,想見一面,汽車轉來轉去要五六個小時?!跋嘁姇r難別亦難”的情況隨著龍廈鐵路的開通迎來了轉機。路上的時間短了,相聚的時間多了,當時的女友也成了如今相守一生的愛人。結婚生子后,周洪春和愛人仍然是龍廈鐵路的“??汀?,寒暑假還會帶著孩子在兩地之間“通勤”。

跨海鐵路開通集結世界之“最”

5月20日,隨著55031次檢測列車從福州南站駛出,福廈高鐵全線進入了聯(lián)調聯(lián)試階段。福廈高鐵北起福州市,南至廈門市和漳州市,北端銜接合福鐵路、溫福鐵路,南端銜接廈深鐵路、龍廈鐵路,設計時速350公里,線路全長277.42公里,沿線設福州南、福清西、莆田、泉港、泉州東、泉州南、廈門北、漳州8座客運車站。

作為我國首條真正意義上的海洋環(huán)境高鐵,也是世界行車速度最高的跨海鐵路,福廈高鐵集結了多座世界級跨海橋梁。湄洲灣跨海大橋是國內首座跨海高速鐵路橋,安海灣特大橋是世界首座無砟軌道跨海大跨斜拉橋,泉州灣跨海大橋是國內首座跨海高速鐵路橋。

安海灣跨海大橋。張海根攝

這些“超級工程”的背后,是多項世界之“最”先進技術的支撐。在湄洲灣跨海大橋建設過程中,我國自主研發(fā)的世界首臺千噸級架橋機“昆侖號”亮相湄洲灣,填補了我國高鐵建設領域的多項空白,實現了高鐵建設技術的新突破。

湄洲灣跨海大橋是福廈鐵路中最長的海域施工區(qū)段,也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其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鋼構矮塔斜拉橋,為國內首座跨海高鐵矮塔斜拉橋。據了解,矮塔斜拉橋又稱為“部分斜拉橋”,它是介于連續(xù)梁橋和斜拉橋之間的一種新的橋梁結構形式,由于其兼有斜拉橋和連續(xù)梁橋的特點,剛柔相濟的特性,符合結構受力特點,因此具有經濟適用、造型美觀、剛度大等優(yōu)點。

該橋項目部總工程師李維介紹,湄洲灣跨海大橋全橋除連續(xù)梁外全部采用40.6米箱梁設計,為福廈鐵路全線唯一一座40.6米箱梁橋,這也是40.6米大跨度移動模架現澆梁首次在高鐵施工中應用,此項成套技術在世界尚無先例。

打通交通掣肘助力經濟騰飛

作為屈指可數的產茶大省,交通曾是掣肘福建茶業(yè)發(fā)展的瓶頸之一。隨著“環(huán)閩”動車線路日漸成型,福茶這杯“芳茗”,吸引著海內外茶商逐“香”而來,采茶、制茶、售茶的配套產業(yè)鏈在青山綠水間落地生根。

武夷大紅袍、漳平水仙、安溪鐵觀音等福茶銷量逐年攀升,金字招牌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2022年,福建省茶業(yè)產量從2011年的29.6萬噸增長到52萬噸,茶業(yè)產值從110億元的毛產值,增長到全產業(yè)鏈超1500億元,茶葉產量、單產、茶樹良種普及率、出口額增速等多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擁有“水上丹霞”“峽谷大觀園”等特色自然風光和兩宋名城、漢唐古鎮(zhèn)等人文歷史景觀的三明市泰寧縣,自向莆鐵路開通后,插上了旅游“騰飛”的翅膀。據統(tǒng)計,自2015年至今,泰寧站共服務各類旅游團約百萬個,其中外籍旅游團約8萬多個。2023年“五一”假期,在鐵路的助力下,福建省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2644.32萬人次,同比增長56%;實現旅游收入195.67億元,同比增長67%。

“海絲”“陸絲”也在這里無縫對接。5月19日,從福州江陰港開出的首列中歐班列“閩都號”,滿載著床墊、家用電器、無紡布等生活物資一路向北,16天抵達莫斯科。廈門、泉州、龍巖、寧德等多地已開行中歐班列,截至2023年5月31日,僅廈門一地,累計開行1254列,貨值超過326億元。中歐大陸上的這支“鋼鐵駝隊”,把福建及周邊省區(qū)的貨物運往歐亞大地,正成為越來越多企業(yè)進出口貿易的新選擇。(實習生王嫻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王震、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