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漁業(yè)勞動力青黃不接 十多天打魚千斤還不夠出海油費

時間:2022-05-06 15:35:41    來源:半島都市報    

船長高價搶船工 月工資開到兩萬

5月4日,記者在紅島街道西大洋碼頭采訪時,多位船長向記者訴苦,現(xiàn)在船員的費用越來越高,“雖說是船長,有時候自己覺著是在給船員打工。”

船長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00年左右雇一名船員出海,每個月只需要幾百元。2015年前后,一個月兩三千元也可以雇到好的船員?,F(xiàn)在,這個費用比十年前漲了五六倍。

如今雖然用工越來越規(guī)范,但船員卻出現(xiàn)了青黃不接的現(xiàn)象?,F(xiàn)在出海打魚的,五六十歲的居多,30多歲的占比也就五分之一左右。

能吃苦、有經(jīng)驗的船員越來越少,船長們不得不開高價搶人。好船員的工資于是水漲船高,現(xiàn)在一個月在一萬六七千元,再加上保險等各種費用,差不多需要兩萬元。

能出海的人越來越少,主要是“出海打魚存在一定的不確定,導致一些老漁民在舊漁船退役后,也跟著一起放棄了打魚的營生”。今年已經(jīng)63歲的老劉,在2018年就結(jié)束了海上打魚的生涯,將原來的漁船賣掉。作為在漁村長大的人,他從20歲左右跟著長輩出海,干了30多年。

“其實,我跟很多普通人一樣,也有點暈船。只不過常年在海上漂著,慢慢慣了而已。”老劉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他們小的時候,也沒有太多的選擇,就選擇了出海打魚。

“一般干到60歲左右,都干不動了,基本上就選擇從海上退出來了。”老劉說,主要是體力跟不上了。出海打魚是個苦活、累活,時出去一趟,在海上少說10多天。從撒網(wǎng)到收魚,一天也得忙活10多個小時。這些勞動全是體力活,他們這些老漁民,手上都是滿滿的老繭。“在海上干活不比陸地,躺在船里也是風吹日曬。風浪小點還好,風浪大了基本上休息不好。”

另外,出海打魚得忍受住寂寞。茫茫大海,漂著孤零零一艘小船。以前漁船的馬力小,光是回碼頭就得10多個小時。不僅如此,海上通訊不方便,家里更是照看不上。即使家里有事,也沒辦法趕回來。此前,基本上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妻子一個人忙活。

如何看待年輕的漁民越來越少?老劉說,他們年輕的時候沒有太多選擇,只能跟著祖輩們出?!,F(xiàn)在的年輕人,很多都是上過大學,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有了各種各樣好的工作,“現(xiàn)在的年輕人生活條件也不錯,干不干漁民都挺好。”

七十多位船長

超九成“50后”

這兩年,隨著老劉年紀越來越大,子女也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需要幫忙照看孫輩。于是,老劉就將漁船賣掉,在附的造船廠找了一份工作。

“現(xiàn)在的工作相對輕松一些。”老劉說,他主要負責木船的制造,但是現(xiàn)在大力倡導使用更耐用的鐵皮船,最這兩年也沒有太多的生意,再加上漁船的需求數(shù)量并不多,每個月也就幾千元收入。

記者從紅島街道辦了解到,目前轄區(qū)總共有400多艘漁船,其中出海打魚的大概70多艘。其中,開船的船長大部分都是50歲以上,60歲以上也有,但是并不多。50歲以下的只有不到5人,最年輕的也40多歲了。出海打魚還是一個比較辛苦、比較累的體力活,過了60歲以后,慢慢體力也跟不上了,出海也會面對更多的風險。

不僅如此,漁船的數(shù)量也在減少。劉方勛回憶,紅島出海打魚的船高峰期是1995年前后,當時很多漁民購買了漁船,這也是漁村最繁忙的時候。2008年左右,一艘漁船就得六七十萬元,多是300匹馬力的木頭船,六七個船員。

劉方勛說,漁船減少最多的時候在2015年前后,“這其中有各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工作的選擇更多了,有些人干脆把漁船賣了去打工。另外一方面,一些老船長年紀大了,漁船也到了使用年限,很多人不愿意投入,干脆轉(zhuǎn)行,這也是一部分原因。”

在嶗山王哥莊的港東魚碼頭,船長王先生說,他們這的情況也基本差不多。這兩年社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很好,很多人都不再出海打魚,“即使還有漁船,也是在海捕撈一些小魚小蝦。很多人都選擇回家開農(nóng)家宴、民宿,年輕人更不愿意吃這個苦。”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

關鍵詞: 紅島街道辦事處 紅島打魚 漁業(yè)勞動力青黃不接 魚類資源豐富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