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動人心魄!易中天韓寒們欲抱團上市,明星作家能否贏得資本垂青?

時間:2020-07-23 10:55:25    來源:第一財經    

誰能撐起IP產業(yè)鏈條夢想?

第三方機構調研數據顯示,至2018年,我國泛娛樂核心產業(yè)規(guī)模已達到7028.87億元,同比增長17.45%。主要細分領域中,游戲和文學作為IP產業(yè)鏈的核心源頭。

網絡文學才是近些年IP產業(yè)鏈的絕對主角。

2015年,由熱門網絡文學資源改編的作品已經占據全網、電視劇播放量前十排名的一半。這讓各方意識到,網絡文學也是流量入口,資本開始大舉進入。各大影視傳媒公司與騰訊、百度、阿里等互聯網企業(yè)相繼加入網絡文學戰(zhàn)場,幾大平臺將排名前30的作品搶購一空,各家都在儲備網絡文學IP,從而進入泛娛樂全產業(yè)鏈開發(fā)階段。

資本的瘋狂讓網絡小說版權一漲再漲。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鬼吹燈》系列在2008年的影視改版權在百萬元左右,到2017年,其估值已高達1億元,此時網文IP中頭部作品的版權普遍價格在5000萬元,不知名的作者叫價也在幾百萬元。

由此,唐家三少、天蠶土豆等網絡作家通過版權收入成為富豪新貴。

與熱鬧的網絡文學相比,近年主流文學作品影視化成功的只有寥寥幾部,其中最知名的就是莫言和陳忠實小說改編的《紅高粱》和《白鹿原》。

峰回路轉。在各大平臺重金拿下版權項目幾年后,網絡文學IP的問題出現了。

一方面,平臺買入版權,固然可以吸引用戶、占領市場;另一方面,版權變現變得艱難,每年成功開發(fā)的IP寥寥無幾,絕大部分仍然封存在版權方的版權庫里。

各大平臺開始“精品”戰(zhàn)略,通過投資、版權、廣告等利益分成多種組合模式,支持優(yōu)質產品的出現,從而加大一眾知名網絡作家與平臺的黏性。如此,網絡作家的“頂端精英”多被網絡文學平臺所“籠絡”。

但“精品”文化的需求又促成了“主流文化”的回歸。

事實上,被劃為主流文學范疇的韓寒小說在2014年進行了影視化嘗試,三部電影收獲了近34億元票房,口碑有高有低,都算不上最佳。但韓寒已經算是“主流作家”中的佼佼者。而博納影業(yè)((NASDAQ:BONA)參與了《后會無期》和《乘風破浪》的投資。至少在韓寒的項目中,果麥文化已形成用戶、流量和IP變現的閉環(huán)。

但一個韓寒是不夠的。

從招股書來看,果麥文化IP衍生與運營業(yè)務規(guī)模較小,報告期主要基于擁有的版權資源和內容策劃能力開展了影視劇改編授權、麥基研討會以及策劃服務等業(yè)務,涉及的版權作品主要包括《回答不了》《白色城堡》《故事》等。公司正在開發(fā)《浮生六記》聲音劇、《皮囊》話劇等項目,其占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0.89%、1.71%和0.84%。

如果路金波能夠突圍成功,果麥文化擁有五六位“韓寒”,加上“明星學者與作家捆綁”的模式,勢必會引起巨大震動。知名作家會通過股權獲得更多話語權,還是通過分成獲得一定利益,將是不難的抉擇。(陳漢辭)

關鍵詞: 抱團上市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