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話說渭南|中國歷史上第一條地下水渠——龍首渠

時間:2023-06-30 15:37:18    來源:渭南日報社    


(資料圖片)

馮寶哲/文 黃瑋/圖

2020年,陜西“龍首渠引洛古灌區(qū)”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ǎn)。此項申遺的成功,是陜西省繼2016年、2018年鄭國渠、“漢中三堰”成功申遺后的第3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ǎn)。

龍首渠是漢武帝時期關中東部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條地下水渠。它以“井渠法”的首創(chuàng)而聞名于世,在我國水利史和科技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

龍首渠的開鑿始于西漢元狩三年(前120年)。據(jù)《史記·河渠書》記載:“其后莊熊羆言:‘臨晉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東萬余頃故鹵地。誠得水,可令畝十石?!谑菫榘l(fā)卒萬余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山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頹以絕商顏,東至山嶺十余里間。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龍骨,故名曰龍首渠。作之十余歲,渠頗通,猶未得其饒。”這一段話說清了龍首渠的前因后果。大意是說:有一個叫莊熊羆(注:《漢書·溝洫志》作“嚴熊”,因避漢明帝劉莊的名諱,改莊為嚴,又省去“羆”字。)的人向漢武帝上書,說臨晉(今大荔縣)的百姓愿意開挖一條引洛水的渠道以灌溉重泉(今蒲城縣東南)以東的土地。如果渠道修成了,就可以使一萬多頃的鹽堿地得以灌溉,收到畝產(chǎn)十石的效益。武帝采納了他的建議,調發(fā)兵卒一萬多人開渠,自徵(今澄城縣)引洛水到商顏山(今鐵鐮山)下。由于黃土土質非常疏松,如果按通常的施工方法沿山腳明挖河渠,渠岸容易倒塌,工程無法進行下去。于是沿流鑿井,最深有的達到四十多丈,許多地方都鑿了井,井下互相連通,使水通行。水從地下穿商顏山而過,東行直到山嶺之中十多里遠。從此產(chǎn)生了井渠。鑿渠時曾掘出了龍骨(遠古時期的動物骨骼化石),所以給此渠命名為龍首渠。

龍首渠建設中采用了開鑿豎井(從地面向下鑿的井)令“井下相通行水”,使井和渠相結合的辦法,每隔一定距離先開鑿一口豎井,以確定暗渠開挖的位置,并作為開挖暗渠的出土口和通風口。豎井的深度隨暗渠距地面的深度而不同,最深的地方達40余丈。它既能解決在地表無法開渠的問題,又能減少明渠水在輸送過程中的蒸發(fā)和滲漏。這種豎井和暗渠相結合的技術方法被后世稱為“井渠法”。它的產(chǎn)生,是人們認識和利用當?shù)氐乩憝h(huán)境的結果;它的發(fā)明,開創(chuàng)了后代隧洞豎井施工法的先河,是我國古代一項獨特的創(chuàng)舉。

漢代張騫通西域之后,通過絲綢之路,井渠法傳至西域,很快就推廣到甘肅、新疆一帶水分容易蒸發(fā)的干旱地區(qū)。至今仍在新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起著重要作用的坎兒井,就是在井渠的基礎上加以發(fā)揮改進而成的。中亞和西南亞的干旱地帶也用這種辦法灌溉農(nóng)田。井渠法是勞動人民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先輩高度智慧的結晶。井渠法水利系統(tǒng)不僅僅是中華文明體系下一個燦爛文明的文化成就,它也為世界水利事業(yè)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更是世界文明的組成部分。同時,龍首渠的施工還表現(xiàn)了測量技術的高水平,它在兩端互不通視的情況下,還能準確確定渠線方位和豎井位置,這也是難能可貴的。

青龍元年(233年),魏明帝曹叡拓展古灌區(qū),在龍首渠下游興建臨晉陂引洛灌溉,充足的糧草,使這里成為曹魏政權統(tǒng)一中原的根據(jù)地。南北朝時北周武帝宇文邕于保定二年(562年)對龍首渠曾重加修浚,國力大增。開元七年(719年),著名水利家同州刺史姜師度在這一帶重新興建灌溉工程,不僅引洛,而且引黃河水灌溉,效益更加顯著。元、明、清時期,引洛灌溉零星分布,鑿井引泉灌溉成為這一時期的顯著特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楊虎城將軍決策、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在龍首渠基礎上主持實施了“關中八惠”之一洛惠渠改造工程。洛惠渠將歷代不同方式的引洛灌溉重新整合,續(xù)建擴灌。一壩(龍首壩)、二槽(奪村渡槽、曲里渡槽)、五洞(一號隧洞至五號隧洞)撐起了洛惠渠的骨干工程架構,為蘊含著鮮活龍文化、漢文化、水文化印記的古灌區(qū)增添了諸多現(xiàn)代科技元素。其中五號洞洞身橫穿鐵鐮山,全長3467米,五易方案,先后采取了洞室壓氣法、鋼板洞殼法、改線挖渠法、井洞結合法等施工方法,歷時十四載全線貫通,國聯(lián)水利專家沃摩度稱“世界水利工程,隧洞之長以鐵鐮為第一”。五號洞作為中西合璧水工建筑之典范,成為龍首渠引洛古灌區(qū)的精神高地。

新中國成立后洛惠渠進一步擴展,現(xiàn)在的龍首渠引洛灌區(qū)已發(fā)展成為灌排體系完整的大型灌區(qū)。工程由大壩、灌排渠系及配套設施組成,分設洛東、洛西兩大系統(tǒng),包括總干渠1條、干渠4條、分渠13條,總長248公里,灌溉澄城、蒲城、大荔三縣74.3萬畝農(nóng)田,惠及人口69萬,累計引洪淤灌、改良鹽堿地23萬畝,引水114億立方米,消納入黃泥沙2億噸,灌溉面積上億畝次,生態(tài)、經(jīng)濟、社會效益顯著,先后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全國先進灌區(qū)等殊榮?!按蠛岛雾毻浦?,自有長虹帶雨來”。而今洛惠渠正向著惠及農(nóng)業(yè)、工業(yè)、生態(tài)多維的現(xiàn)代化灌區(qū)邁進,在延續(xù)黃河歷史文脈、展示陜西水文化底蘊的同時,已經(jīng)成為更加豐美宜人的“千里河西地,秦東米糧川”。

關于龍首渠遺址,是自今澄城縣狀頭村引洛水入渠,沿洛河左岸南流10余里,越大浴河進入蒲城縣永豐鎮(zhèn)境內。自河城塬至溫湯的緩坡地帶為第一段井渠,總長約2600米,主要有鐵鐮山人工渠槽,遺址位于今西韓鐵路遠志村鐵路線北側;自王武至大荔縣義井的商顏山山脊地帶為第二段井渠,總長約4300米。入口位于蒲城縣永豐鎮(zhèn)廟底新村,出口位于大荔縣許莊鎮(zhèn)義井村。其中陽泉溝深挖方渠段,位于陽泉溝口向上至洛惠渠4號隧洞下口。蒲城縣龍首渠井渠遺址共發(fā)現(xiàn)7個豎井,相鄰井的間距為11米、160米、224米,井口直徑為1.24米~1.26米不等,已探明的井的深度為27.80米,深及黃沙土層,井內發(fā)現(xiàn)漢代常見的繩紋板瓦、筒瓦及陶罐、甕、盆、釜等殘片。1944年鑿洛惠渠五號隧洞時,采用了漢龍首渠創(chuàng)始的“井渠”施工法,即在洞線的山坡上,每隔300米打一眼豎井。曾在八號豎井以北,十八、十六、十三號豎井的工作井中發(fā)現(xiàn)有西漢時期的柏木板和柏木做成的支撐框架。木頭材質堅硬,長2米,均呈“人”字形交叉排列,顯系渠洞的支護材料。經(jīng)考證為西漢時龍首渠遺跡。在今大荔縣城西北13.5公里義井村村北,豎有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的標志。龍首渠蒲城縣舊志均無記載,以今考之,縣治東南三十里曰平路廟,本名龍渠鎮(zhèn),鎮(zhèn)南之村曰伏龍,西南還有龍陽、龍池之村鎮(zhèn),均以渠得名,不知與龍首渠有無關系,無從細考。

龍首渠引洛古灌區(qū)兩千多年的興廢更替、薪火相傳的壯麗史詩,是中華民族開拓奮斗、百折不撓精神的凝聚和寫照。保護和利用“龍首渠引洛古灌區(qū)”灌溉工程體系,挖掘和宣傳古代農(nóng)業(yè)灌溉發(fā)展史及其水利對陜西乃至中國文明進程的影響,學習古人可持續(xù)性水利發(fā)展的智慧、保護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意義深遠。

關鍵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