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高效便民 標本兼治 安康“三力聯調”化解基層矛盾

時間:2022-03-26 18:50:33    來源:人民法院報    

為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近年來,陜西省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緊盯基層矛盾化解難題,強化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人民調解“三力聯調”多元解紛機制,不斷提升司法治理能力,取得顯著成效,被寫入安康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經驗。

2018年,甘溪法庭法官在甘溪鎮(zhèn)劉家院子村,組織三力聯調,調解張氏兄弟等九戶村民因修路產生的糾紛。

2005年,李某和安某相鄰建房,鄰里關系一直不錯。但因今年李某想在房屋南側修建一個水池,導致兩家發(fā)生矛盾。

爭吵辱罵、推倒水泥護欄、砸損水池,兩家矛盾日益升級,甚至出現互相毆打、多次報警的情況,激化的矛盾讓兩家的鄰里關系徹底破裂。

“有問題,找法院,讓法官給咱評評理。”今年1月20日,李某將安某訴至旬陽市人民法院,并痛陳對安某的不滿。法官敏銳地意識到,這個簡單的相鄰權糾紛,絕不是一判了之就能讓這對鄰居和好如初,農家小院盤根錯節(jié)的爭執(zhí)還得用“三力聯調”來徹底解決。

為了解決李某和鄰居安某的房屋界畔糾紛,旬陽法院甘溪法庭法官組織在李某家中開展“三力聯調”進行現場調解。

為切實解決李某和安某的界畔糾紛,1月27日,甘溪鎮(zhèn)司法行政干部、法官和村里鄉(xiāng)賢齊聚李某家,上門為他們疏郁解難。在法官的釋法明理、民警的說理教育與鄉(xiāng)賢的情緒引導下,雙方不僅達成調解協(xié)議,還當場履行完畢,在大家的見證下和好如初。

“高效、便民、治標治本”,這是安康中院以旬陽法院為基層社會多元解紛試點,探索并推行“三力聯調”的顯著成效。在基層群眾間,諸如房屋界畔、遷墳糾紛、贍養(yǎng)問題、征地補償等矛盾,往往伴隨的是同村鄉(xiāng)鄰間復雜的人際關系和積怨已久的歷史遺留問題,“孤立的審判、單方的調解、簡單的釋法”容易引發(fā)連鎖問題,甚至激化成上訪、人身威脅等升級矛盾,而“三力聯調”就實現了靶向開藥、根源治理。

“三力聯調”是司法、行政、道德三方面的人力資源組建鄉(xiāng)村調解組織。其中,行政調解力量來自縣、鄉(xiāng)政府工作人員,著重從政策規(guī)定等方面進行答疑解惑、政策支持;司法調解力量來自轄區(qū)法官、警官、司法助理員、駐村檢察官和律師隊伍,著重從法律規(guī)定、權利義務、法律適用等方面講理說法、明辨是非;道德調解力量來自鄉(xiāng)村精英、道德模范等鄉(xiāng)賢,著重從道德情感、利益得失等方面進行思想疏導、心理撫慰、感情說和。

1月21日,平利法院“1+5”團隊、司法局、村干部共同調解一起勞務工資糾紛。

這一模式中參與力量各有側重、分工明確、相互配合,調解工作場地靈活、氛圍輕松、成效明顯,調解成功的,積極促成當事人當場履行,對不能當場履行的,及時導入司法確認,確保賦予調解成果法律強制力,極大地節(jié)約了司法資源,提高了糾紛解決效率。

據悉,試點當年,旬陽法院參與“三力聯調”654場,調解成功480件,當場履行323件,司法確認135件。其中一般類矛盾糾紛平均化解周期為3天,涉法涉訴信訪類糾紛平均化解周期為5天,家事、相鄰關系類糾紛平均化解周期為1天。

2021年,安康全市法院通過相關模式化解矛盾糾紛14083件,化解成功率達到73%。

記者:張婭 通訊員:錢月娟 | 編輯:逯璐 郭致杰

關鍵詞: 行政調解 人民群眾 高效便民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