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何日軍沒攻占陜西?專家:他們沒有那個能力

時間:2022-03-30 10:48:37    來源:騰訊網    

引言

辛棄疾在《菩薩蠻》中這樣描寫陜西“西北望長安,可憐一片山”,短短幾個字就將陜西的地形寫出來,這里多山而且?guī)缀醵际屈S土,不過,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當年在抗日戰(zhàn)爭中,日本人才沒有攻下陜西。

很多人以為,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人并沒有攻占陜西,主要原因是陜西沒有價值。因為大家都刻板地認為陜西的地位沒有以前高,唐朝以來他們的地位就在下降。近代以來,又是非產糧大省,所以經濟發(fā)展也不算好。日軍是不會看重非中心城市的,而且日本人強調“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所以陜西應該不在他們的選擇中。

但實際上,這個認識是不正確的,日軍很想占領陜西,這個城市對他們的價值僅次于重慶。當時,陜西延安就是八路軍首府,所以日本人非??粗剡@里。而且還里還有很多軍校,抗日紅軍大學就在這里,這個大學相當于黃埔軍校,黨的很多軍事骨干都出自這里。

所以,日軍很想打陜西。當時的日軍確實強大,但他們無法攻下,長期的戰(zhàn)爭導致日軍最終實力不濟,但是我軍卻越戰(zhàn)越勇,所以到最后日本人還是攻不下陜西。

首先,日本在整個侵華時期的軍事水平很高。但日本人即便再強大,也改變不了國體很小的客觀因素,這就證明他們的人口資源和物質資源非常有限。日本人明白自身弊端,所以強調“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

而為了避免戰(zhàn)線過長,補給不足,日本人的戰(zhàn)術就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當時,朝鮮全境被日本攻占之后,他們就在朝鮮進行了長時間的休整,才對了東北開始滲透的,后來在1932年的時候占領東北。

很快,日本人掌握東北后,想要維系統(tǒng)治,就找溥儀來當皇帝建立偽滿洲國。并且還大肆培植偽軍,這就是為了彌補軍力。重要的是,日本人繼承老張家軍工業(yè),就在東北建立了軍工生產體系,這對日本人來說是十分有利的。

所以當這些準備都做好后,1937年,日本人對華發(fā)動戰(zhàn)爭,這也就是為什么當時小日本說要三個月滅亡中國。其實,從現實基礎看,仗著軍事和武器的強大與先進,確實有這個可能。

所以,日軍計劃侵占華北及南方,在推進順利的情況下,他們的自信心更加爆棚。只不過,由于占領這些地區(qū)時耗費兵力過大,而中國抗日軍隊已經聚集起來來,對日軍進行騷擾,日軍只有留下一部分軍隊駐守打下的地區(qū)。

他們心想侵占全中國,但是慢慢的才發(fā)現自己的兵力不足,占領的地區(qū)越多,士兵就越少,當日本人想打陜西的時候才發(fā)現兵力已經不夠了。于是就集中有限的軍事力量用來攻打有價值的地方。

其實,陜西就在山西旁邊,所以想攻下陜西,最好的選擇就是先占據山西??蓪嶋H上,山西早就被日軍占領來,只不過當時山西閻錫山的晉綏軍和八路軍都非常厲害。死守自己的陣地,日本想要入侵時,兩方軍隊完全做到了摒棄前嫌,一起合力攻打小日本。

當時,晉綏軍主要負責正面戰(zhàn)場,八路軍主要負責敵后戰(zhàn)場,所以在山西境內,日本人根本不可能有機會,而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平型關大捷和百團大戰(zhàn)就是在山西戰(zhàn)場。

日軍心中自然不服氣,所以發(fā)起過狠多次的全面大掃蕩,可山西人不是好惹的,他們抗日的勇氣和決心都是數一數二的。山西人民面對這種情況,紛紛投軍,也就為軍隊提供了很多兵源。

根據資料顯示,山西的民兵組織和敵后武工隊一共有超過十萬余人,所以日本人想要打下山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加之陜西地形十分復雜,就算日軍越過山西,也打不下來。這里屬于典型的易守難攻地形。

雖然日軍在平原地帶的戰(zhàn)爭比較順利,這得益于他們機械化程度高且武器先進,但是遇到山路,他們就沒有辦法了,我們的軍隊打游擊又很厲害,日本人之有吃癟。在1938年開始,日軍就對陜西發(fā)動了大大小小二十多次進攻,但因為我國的黃河在中間阻隔,陜西的地勢又利于游擊隊的進攻,所以小日本并沒有攻打成功。

結語

當日本人真正對陜西發(fā)起進攻時才發(fā)現,事實并非他們所想,攻打這里又耗損了一些兵力,所以最后也只有放手。

參考文獻《菩薩蠻》

關鍵詞: 抗日戰(zhàn)爭 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 主要負責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