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全球訊息:從事30年文檢工作,他成為“細節(jié)獵人”

時間:2022-08-09 17:44:42    來源:云南網(wǎng)    

2003年,一起涉案金額高達360余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詐騙案在昆明發(fā)生。犯罪嫌疑人使用了當時較為先進的設備,偽造銀行重控憑證,騙過層層監(jiān)控后得手,且反偵查意識極強,幾乎沒有留下太多破綻,偵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相關資料圖)

文件檢驗,成為了案件偵破的重要突破口。“既然疑點存在于文件中,那真相也一定藏在文件里?!泵鎸翢o頭緒的線索,時任昆明市公安局刑事偵查研究所文檢實驗室主任的段強沒有就此氣餒。他認真分析案件物證,確定偵查方向,通過仔細對涉案的重要憑證、印鑒、相關人員筆跡進行反復檢驗,最終依靠文檢技術成功偵破案件。

段強的工作鏡頭 供圖

類似這樣的案件還很多,正是靠著這種不氣餒的鉆研精神,段強在日常工作中,充分發(fā)揮文檢專業(yè)技術作用,為偵查破案提供技術支持,為案件訴訟提供證據(jù)。在昆明公安近期開展的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中,段強積極主動參與重點地區(qū)案件現(xiàn)場勘查及檢驗鑒定工作,充分發(fā)揮文檢檢驗、聲紋鑒定專業(yè)優(yōu)勢,為案件偵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沉心磨練細微之處見真章

30年來,段強的從警生涯沒有轟轟烈烈的經(jīng)歷,但因為他的加入,無數(shù)藏在暗處的真相才得以浮出水面。2022年,段強被評為“昆明市公安局刑事技術偵察專家”,對他來說,這項榮譽是對其工作的認可,更是文檢工作中的一個里程碑。

如今,段強已是云南省最資深的文字檢驗專家。從一名普通的文檢技術人員,到如今昆明市公安局市級刑偵技術專家,他不僅在多起重特大案件中發(fā)揮了關鍵性作用,也用大半輩子的時間見證了文檢技術的發(fā)展。

1989年7月,年輕的段強背著重重的行囊一路北上,幾經(jīng)輾轉終于抵達了位于沈陽的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成為了一名文檢專業(yè)的學生。

段強的工作鏡頭 供圖

“文檢工作要從細枝末節(jié)中發(fā)現(xiàn)線索,我的性格剛好適合做這類工作?!倍螐姳硎荆m然他也是一名刑警,但因為好靜的性格,相比“刀光劍影”的一線戰(zhàn)斗,幕后工作似乎更適合他。

段強介紹:“這項檢驗技術沒有捷徑可走,也缺少一些可以對照的實驗數(shù)據(jù),檢驗過程中主觀因素很多,經(jīng)驗性很強,提升技術能力的唯一方法就是多做案件,從實踐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

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文檢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幾乎沒有可用的精密儀器,雙眼就是最好用的“工具”。護照真?zhèn)?、印章制作、污損文件、紙張檢驗、文件內(nèi)容分析、書寫筆跡、印刷文件檢驗……靠著肉眼,文檢員們從細枝末節(jié)中尋找線索,查明真相。正是通過對這些“時代產(chǎn)物”的一次次檢驗,段強累積了豐富的技術經(jīng)驗,也為此后的工作奠定下了良好基礎。

潛心學習做不服輸?shù)摹扒袄恕?/strong>

“指尖”時代的來臨推動著人們加速適應新的生活方式,科技也呈現(xiàn)出了跨越式發(fā)展。在這波洪流中,刑事科學技術隨著各類尖端儀器的加入帶來了變革。高仿真的印章、以假亂真的文件、難辨真假的票證......各類違法犯罪也呈現(xiàn)出新的“時代印記”,文檢工作“肉眼識別”的檢測方法不再有效。

在段強的工作臺上,曾經(jīng)常用的放大鏡、顯微鏡落上了厚厚的灰塵,取而代之的是有著豐富光源、放大倍數(shù)可達百倍的各類高尖端儀器?!叭绻贿M步,我就會像當年我們用的那些‘老儀器’那樣被時代淘汰?!?/p>

與同部門的年輕同事相比,段強掌握新儀器、技術的速度相對較慢,為了加快進步的腳步,他常常一個人默默在工作臺前練習操作,甚至將身份轉變,把自己曾經(jīng)的徒弟當作新儀器操作的“師父”,一遍遍請教問題。

再過4年,段強就要退休,之所以身上還帶著這股韌勁兒,都緣于他長在骨子里的拳拳忠誠,緣于他對文檢工作的深深熱愛,緣于他對人民群眾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段強以踏踏實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踐行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錚錚誓言。

云南網(wǎng)記者趙崗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