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新視野】"亮劍"外來入侵物種 昆明開展滇池沿岸福壽螺專項清除行動

時間:2022-08-10 17:29:20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

8月9日,昆明市滇池沿岸福壽螺專項清除工作會暨福壽螺相關知識科普會在晉寧南滇池國家濕地公園內的興旺村村委會召開,將通過集中專項清除處置、常態(tài)化防控、宣傳教育等舉措,在滇池沿岸淺水區(qū)、湖濱濕地內、河道入湖口開展福壽螺防控清除工作,壓低福壽螺基數,保護滇池沿岸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會議現(xiàn)場

“由于天氣濕熱,今年福壽螺格外的多?!痹颇蠒x寧南滇池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副局長余波表示,從8月6日開始集中清除,目前已經清理了福壽螺卵200多公斤,成螺170公斤。

福壽螺又名大瓶螺、蘋果螺,2003年,被國家環(huán)保總局列為首批入侵我國的16種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由于缺少天敵,繁殖速快,福壽螺擴散至河流、湖泊、沼澤、農田等區(qū)域,迅速占領了本地螺、魚類和其他物種的棲息和覓食的棲息資源,同時擴散到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大量啃食農作物以及一些水生植物的莖部和根部。

福壽螺

福壽螺產出的卵呈粉紅色塊狀,5月至8月是其產卵高峰期,每個卵塊有200-1000粒左右。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中級工程師魯斌介紹說,“在5、6月這樣的高溫時段,福壽螺卵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就能孵化成幼螺,落入水體后就會迅速取食水體中的浮游動植物,而福壽螺強大的生長速度使其大概在3至4個月之后就可以重新開始新一輪的繁殖?!遍L此以往,肆意擴張的福壽螺會導致大量本土物種數量下降甚至消失,使本地農田和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嚴重破壞。

為了保護滇池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處理福壽螺不能使用化學藥劑,只能采用物理辦法。“南滇池濕地公園管理局每天投入26人,4艘船、5個輪胎(打撈工具),用人工誘捕的方式進行集中清除?!庇嗖ㄕf,“工作人員會在福壽螺出沒的地方插上竹片、竹竿或者蘆葦,福壽螺夜間就會附著在上面產卵,第二天再把上面的卵摘除,水位太深的地方就用高壓水槍把卵沖到水中,落水之后的卵溶于水以后就法再進行孵化”。同時,在卵出沒的地方再對福壽螺成螺進行人工打撈,集中碾壓,撒上石灰消毒以后統(tǒng)一填埋,做到徹底清理。本次清除行動,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將組織各責任主體采取集中專項清除和日常清除相結合的方式,在8月10日之前完成福壽螺基本特征與識別等相關知識培訓工作,8月20日之前完成福壽螺第一次集中清除工作,并于8月21日至10月底持續(xù)開展專項清除工作。同時,結合《滇池沿岸大濕地保護實施方案》中外來有害入侵物種管護工作要求,充分利用濕地管護、河道保潔隊伍,把滇池沿岸福壽螺的成螺及卵塊清除納入滇池沿岸濕地管護工作內容,對福壽螺開展日常常態(tài)化防除。

云南網記者王瓊梅實習生金文敬攝影報道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