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全國生態(tài)日】碧水藍天 水韻云南

時間:2023-08-15 17:54:46    來源:云南網    


(相關資料圖)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tài)之基。云南省作為祖國西南的重要生態(tài)屏障,擁有滇池、洱海、撫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他們作為我國斷裂構造型湖泊的典型代表,均位于壩區(qū),湖面面積達1042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0.26%,流域面積達8110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05%,承載著700多萬的流域人口,功能極其重要,是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命系統(tǒng)。

“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作為長江上游,云南始終把長江大保護擺在壓倒性位置,主動服務和融入長江經濟帶發(fā)展戰(zhàn)略,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fā),堅持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主動擔起“上游責任”。近年來,在九大高原湖泊治理上也不斷取得新進步,湖泊水質逐年見好。始終堅持把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作為壓倒性任務,以堅定立場、忠誠品質、過硬能力、頑強意志,深入實施“湖泊革命”攻堅戰(zhàn),推動保護治理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再到“全域聯治”的重大轉變。

“水清則安民,水湛則豐業(yè)”。多年來,云南省在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上不斷下真功夫,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治理上見真章,呈現出了“重視空前、投入空前、力度空前、措施空前、成效空前”五個“空前”的特點?!耙婪ㄖ魏?、科學治湖、系統(tǒng)治湖、責任治湖”,云南牢牢守住“湖泊是用來保護的,不是用來開發(fā)的”底線,緊緊抓住減少入湖污染負荷這一關鍵,一體推進治污水、治農業(yè)面源污染治垃圾、改善湖泊水生態(tài),持續(xù)推進“一湖一策”,建設綠美河湖、健康河湖、幸福河湖。九大高原湖泊水質穩(wěn)中向好,部分主要超標指標數值大幅下降,基本達到預期目標,與2012年相比,2021年瀘沽湖、撫仙湖水質保持Ⅰ類,洱海水質由Ⅲ類好轉為Ⅱ類,滇池草海、外海以及星云湖均實現脫劣,水質類別分別達Ⅲ類、Ⅴ類以及Ⅴ類。

隨著水質改善,環(huán)境優(yōu)化,云南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治理工作取得實質性成效,被譽為“水質試金石”的海菜花在全省各水域競相盛放,綠水青山正在變成人民的金山銀山。碧水藍天繪成景,水韻云南正孕育勃然生機,明日的高原明珠將更加璀璨奪目、永放光彩。

記者:張順鋆

海報設計:段孝釗(實習)

資料來源:云南網云南發(fā)布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