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有時理性有時盲目 00后:我的消費你不懂

時間:2020-04-27 11:11:35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最近,初中女生昕涵交給媽媽任淼(化名)一張購物清單,除了換季服裝、筆、本、文具等必需品外,還有×××膠帶5米、×××膠帶7米、海報1張……

“有時候看不懂孩子的購物清單,被她的購物需求弄得一頭霧水,也不知道她是從哪里找到這些信息的。”任淼說。

不久前昕涵曾跟任淼進行了一次嚴肅的談判,她希望能擁有自己購物的自由。任淼拒絕了女兒:“這不是自由不自由的事情,網(wǎng)上購物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背后還有任淼沒有說出口的一層理由:不放開購物自由至少還能對女兒有一些把控。

昕涵的購物清單不算太“出格”。最近,一位媽媽被嚇了一跳:女兒竟然用10元錢在網(wǎng)上給閨蜜買了一個“男朋友”。后來這位媽媽弄明白了:10元錢是半個小時的租金,在半個小時里,虛擬“男朋友”的任務是發(fā)幾條信息,督促閨蜜寫作業(yè)。

去年年底,騰訊發(fā)布了《00后研究報告》。這份涉及9個城市、近3萬樣本的調(diào)查顯示,以中學生為主體的00后,每個月?lián)碛械牧慊ㄥX平均約為470元。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生活在城市中的00后都擁有一定數(shù)額的、自己能夠自由支配的零花錢。

就在成年人為中學生的“買買買”大呼“看不懂”時,一種有著鮮明00后特點的消費觀念正在形成。

在喜歡的領域里“封神” 中學生的購買更像是項目研究

14歲的小文已經(jīng)擁有10多雙名牌運動鞋了。在擁有了最新的一雙以籃球巨星邁克爾·喬丹命名的“AJ”籃球鞋后,小文在自己的微信公號上了推送了一篇近4000字的長文。

這篇長文以“我開始關注球鞋,大概是在2018年11月左右”開篇,稱自己曾經(jīng)是球鞋品牌的“小白”:“我之前一直以為‘AJ’就是國內(nèi)的品牌,‘喬丹’被耐克品牌收購了”;再列舉了自己遇到的“最貴的一雙”“買的最后悔的一雙”最后到“自己最想擁有的幾雙”;列舉的過程中,小文以自己買的一雙2779元的高價鞋為例,探討了一個普通消費者是如何掉入炒鞋這個“坑”的:“一級市場,就像銷售汽車的4S店,在球鞋市場中,就是官網(wǎng)和實體店鋪;二級市場,就如同車商從4S店進貨,但不由廠家控制,在球鞋市場中,就是一些寄售平臺和買手店。但限量版球鞋很多時候在一級市場搶到的概率很小,如果還想買,你基本上就需要加價去二級市場買,在球鞋市場中,牟取暴利的就是這些‘二道販子’……”

這篇文章,讓很多人,也包括小文的父母開始重新認識小文。

“看了兒子的文章后,我才知道他并不是簡單在追潮流,更像是在做研究。”小文的媽媽劉女士說,兒子的同學把他稱為“鞋神”,很多人在買鞋前會向他請教。

在對00后的采訪過程中,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發(fā)現(xiàn),他們很喜歡“封神”。這些“神”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被封上的,他們都像小文一樣,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得到了周圍人的信服。比如,昕涵因為喜歡做手賬,所以對做手賬的各種專用膠帶頗有研究,被同學稱為“帶神”;另一個初三女孩特別喜歡漢服,她不僅熟悉各種類型的漢服,還能給咨詢的同學“更適合類型”的建議,她成了班里女生心目中的“漢服神”,甚至有些人直接稱她為“衣神”。

花錢更注重實用性 中學生的消費沒有“哈”味

細細品味中學生的消費,能品到一種“一路升級打怪”的味道,那么,從“小白”到“封神”是否是一條燒錢之路呢?

最初肯定是要交一些“學費”的。

小文就曾經(jīng)單純因為“好看”“銷量高”“看起來舒服”而買了一雙著名品牌的氣墊運動鞋,結(jié)果在參加學校組織的越野跑時,“被小樹枝一類的硬物刺破鞋底”而報廢。

好在這個“交學費”的過程并不長。因為這次“最后悔”的消費,激起了小文對運動鞋進行研究的興趣和斗志?,F(xiàn)在小文對待買鞋的態(tài)度是這樣的:“買鞋也是需要理性的,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都沒有工資,所以買鞋錢都需要靠父母贊助,如果遇到一雙鞋,經(jīng)過研究后我仍然很喜歡,我也需要評估價格貴不貴、父母會不會同意。有的時候想一想,上千元干什么不好,干嗎非要買鞋呢?”

研究需要理性,而研究也會讓行為更為理性。

“我入手賬‘坑’沒走什么彎路。”昕涵說。昕涵是一個遇事愛琢磨的人,在好朋友的影響下,她開始對制作手賬著迷,看別人的手賬做得漂亮,便學著別人的樣子迅速在網(wǎng)上買了幾卷手賬膠帶,一邊使用一邊在網(wǎng)上搜尋與手賬制作相關的“經(jīng)驗貼”。很快,昕涵便在某平臺上加入了一個群,群中多是手賬制作高手,昕涵在這里不僅學會了如何巧妙地使用膠帶、如何寫出漂亮的字體,更重要的是她學會了跟大家一起“拼米”,“一卷膠帶通常有十幾米,我們在做手賬時,不會總是做同樣主題的,因此要想做好手賬需要的是樣式、品種多樣的膠帶,每種的數(shù)量不用太多。于是,大家便在群里拼著買,有時候是每個人買不同的膠帶然后分成很多1米長的小段,群里的人交換,慢慢地,有的人手里的品種越來越多,大家便開始直接從這個人手里‘拼米’。”昕涵說。

不少專家指出,00后普遍比他們的前輩擁有更加富裕的物質(zhì)生活,因此他們更有條件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00后研究報告》中也得出了類似的結(jié)論,77%的00后更愿意為有自己熟悉或者喜歡的產(chǎn)品付費。

但是付費并不一定就是高消費,比如,繼“拼米”之后,利用空閑時間,昕涵翻箱倒柜,把自己小時候玩過的一些小貼紙都找了出來,昕涵發(fā)現(xiàn)這些幾乎失去黏性的小紙片,剪切、重組之后就是很好的手賬制作素材,“這樣做不僅變廢為寶,更重要的是還能省錢,多好。”昕涵說。

不少人說中學生愛攀比,但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00后的消費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了注重功能性的理性特點。跟父輩相比,這些孩子對品牌沒有那么在意,身上沒有明顯的“哈”味:在購物時,他們并不非得買日貨、韓貨、美貨……甚至他們比前幾代人更加喜歡有中國味道的東西。“爸爸總喜歡在我生日的時候送我日本或德國品牌的文具作為禮物,但是如果讓我自己買的話,我會選晨光,品種多、樣子又好看,我喜歡用細筆芯寫字,國產(chǎn)品牌里就能很容易找到0.38甚至0.35毫米的筆芯。”昕涵說。

有時理性有時盲目 00后的消費也沾染著青春期的味道

對于大部分正處在青春期的00后來說,他們的消費也必然沾染著青春期的味道。

“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上具有雙重性。”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采訪時曾經(jīng)這樣說,這也使得他們的消費或多或少帶有了雙重性。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購物時不少中學生們有時會表現(xiàn)出驚人的理性,但有時又顯得極為盲目。

正在上初三的小雅,也喜歡做手賬,她在購買手賬膠帶時也會精確計算到米,但小雅同時還迷上了購買“盲盒”,所謂盲盒,里面通常裝的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產(chǎn)品。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注,購買者只有打開那一瞬間才會知道自己買到的到底是什么。“我有時候也會因為打開盲盒時發(fā)現(xiàn)里面沒有喜歡的東西而后悔,但是沒過幾天就開始想念在打開盲盒過程中的那種刺激。”小雅說。

專家指出,中學生的消費確實需要引導。不過,家長和老師首先要做到冷靜和理性,就如孫宏艷所說,這種看似矛盾的行為背后是這個年齡孩子所處生長發(fā)育期的特點。家長不能簡單粗暴地制止,“而是要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文中未成年人皆為化名)(記者 樊未晨)

關鍵詞: 00后消費觀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