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農民享受數字經濟發(fā)展紅利 “云端”直播賣菜成為新農活

時間:2021-04-23 13:35:24    來源:新華社    

“我家西紅柿都是自然成熟,吃上一口,保準讓你愛上,喜歡的盡快下單了。”在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北宋鎮(zhèn)道庵村的西紅柿種植大棚里,種植戶張磊正對著手機屏幕進行直播,推銷自家的西紅柿。

“賣得好才是關鍵。”張磊對記者說,他種的西紅柿,菜販子來收是2元一斤,批發(fā)到市場就成了4元,再到消費者手中就成了6元。通過網絡臺直播帶貨,每斤只售3元,比原來增收1元。

4月份是當地蔬菜集中上市時節(jié),利津智聯(lián)農創(chuàng)現(xiàn)代農業(yè)示范園負責人常欽榮正忙著和電商產業(yè)基地對接直播帶貨事宜。“目前云上小店已經開張,直播間正在搭建,希望我們這次直播帶貨產品不僅賣得好,品牌也叫得響。”常欽榮說。

“通過網絡臺直播帶貨,我們從一個簡單的種植者發(fā)展到種銷兼顧,多環(huán)節(jié)受益。”張磊說。

直播帶貨對大多數農民來說,有一定難度。農民對電商知識了解較少,當地培訓人員又短缺,很少有人能夠系統(tǒng)詳細講解電商直播技術。

為了讓更多農民盡快上手,利津縣今年啟動了“暖心助農·春苗計劃”,通過課堂培訓、現(xiàn)場教學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學員電商技能。截至目前,利津縣累計開設了15期電商培訓班,培訓學員600余人。

當地還建立了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同時投資3000萬元打造電商產業(yè)基地,搭建起產品銷售臺和供應鏈,將電商直播帶頭人通過臺集結組成帶貨團,打造農產品特色品牌。

利津建成86個農村物流配送站點,構建起縣、鄉(xiāng)、村三級電商物流配送體系,解決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問題。

“我們開設電商班的初衷就是為了培育新農人,讓直播帶貨賦能農業(yè)升級。”山東匯瑞傳媒公司電商總監(jiān)高繼偉告訴記者,如今電商產業(yè)讓越來越多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享受數字經濟發(fā)展的紅利,手握“新農具”,干起“新農活”,變成“新農民”。(記者張武岳)

關鍵詞: 云端 直播賣菜 新農活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