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在西海岸新區(qū)瑯琊鎮(zhèn)西楊家洼碼頭,漁民們正在整理網具、收拾漁船,為9月1日開海做最后的準備。
50歲的船長劉樹杰蹲在自己那艘40馬力的木殼漁船里,一會兒調試設備,一會兒整理船艙,身旁的一面“藍灣衛(wèi)士護海巡灣巡護隊”隊旗格外顯目。作為藍灣公益團隊負責人,伏季休漁正式結束,也意味著劉樹杰和伙伴們的工作重點,將從岸上培訓轉到日常出海巡護中。
又是一年開海季,漁民們個個喜氣洋洋、滿懷期待,可劉樹杰的臉上卻掛著一絲愁容。
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情讓他如此糾結?
老漁民成了“土專家”
從瑯琊臺出發(fā),沿著濱海大道西行6公里左右,就是劉樹杰家所在的劉家崖下村,這里到大海的直線距離只有1.5公里。祖祖輩輩靠打魚為生,劉樹杰從20歲就開始駕船出海捕魚,至今已有30年。在長期出海作業(yè)中,他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
這些優(yōu)勢,也讓他成了專家們的得力助手。從2000年起,劉樹杰就參加了黃海水產研究所金顯仕、趙憲勇、李顯森等專家組織開展的黃金鳀魚等近海資源調查和漁業(yè)信息采集等工作,曾協(xié)助時任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張秀梅開展海洋牧場平底調查和金烏賊增殖放流效果評估調查。
長期耳濡目染,劉樹杰成了一名“土專家”。2011年,當時還在中國海洋大學任教的張秀梅教授研發(fā)了一種可以有效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新型網具——方形網囊。產品設計出來了,可找了不少有經驗的老漁民,卻沒有人能制作出來。劉樹杰拿到圖紙后,只琢磨了三天就成功地做出了網具。從此,張秀梅教授對劉樹杰刮目相看,不僅多次把他請到課堂上與研究生們交流分享,還經常安排學生到村里跟著老劉一起搞科研。
這些年來,劉樹杰每年的總收入達十多萬元。其實,即使不出海捕魚,小日子也能過得很舒坦,但在劉樹杰看來,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yè),就得好好地干下去。“俺是漁民,守好大海就是俺的本分。”他說。
傾心守護這片祖宗海
2015年盛夏,一位學者的來訪,打破了劉樹杰平靜的生活,也讓他逐漸走上了公益之路。來訪者名叫張雄,當時正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的導師阿曼達·文森特教授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海洋保護委員會主席及海龍科專家組組長、加拿大海洋保育科學首席科學家、CTIES海馬工作組組長。
海馬是探索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研究的指示和旗艦物種。目前,世界范圍內的海馬資源普遍衰退,海馬種群資源保護迫在眉睫。當時,張雄正在國內沿海開展海馬野生種群資源分布調查。那年4月,他沿著海岸線一路北上,于7月初抵達青島。
在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們告訴張雄,他們在西海岸請了一位名叫劉樹杰的船長幫忙從事漁業(yè)資源監(jiān)測工作,最近幾年那里的海馬種群數量比較多,并展示了采到的海馬標本。
從劉樹杰等漁民口中,張雄了解到,附近海域最近幾年內日本海馬的數量的確有明顯增長的跡象,并且還得到了比較詳細的分布資料。
2015年11月,張雄完成調查工作后返回加拿大。隨后兩年的時間里,他和劉樹杰通過微信保持著聯系。“我記得他給我發(fā)過幾次照片,顯示那邊日本海馬被非法捕撈,并表達了他的擔憂。”張雄回憶。
“海馬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非法收購、運輸、出售,我雖然是一位漁民,但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引起專家和相關部門的重視,把這片祖宗海里的海馬資源保護好。”劉樹杰道出了初衷。
他的堅持沒有白費。2017年12月,阿曼達·文森特教授和張雄博士一行專程趕到青島。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劉樹杰駕船帶著大家來到那片海域,下網僅十多分鐘,就撈上來138只日本海馬,阿曼達·文森特教授發(fā)出連連驚嘆。專家們建議,應該盡快將這片海馬棲息地保護起來。
為了水更清魚更豐
2017年10月,劉樹杰受邀前往廣州,參加中國海馬巡護隊長及保育講師訓練營。那次培訓,參訓人員很多是碩士、博士,劉樹杰是唯一的漁民。經過四天培訓,劉樹杰順利通過考試,獲得“中國海馬保育講師”和“中國海馬保育巡護隊長”稱號。他萌生了成立一支公益組織開展海馬保護的想法。“保護海馬就是保護漁民共同的家園。”
2017年底,劉樹杰出資8000元購買了電腦、投影儀等設備,組織培訓12名漁民,成立了一支以漁船船長為主體的海馬保育志愿公益隊伍,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海龍科專家組命名為中國海馬保育網絡青島站。
“海馬種群的健康存在,是我們漁民永遠的錢袋子,不僅我們自身要參與保護海馬,還要向周圍的親友宣傳保護海馬,不捕撈、不吃、不買賣……”休漁期間,劉樹杰帶著志愿者們走進碼頭、市集,發(fā)放宣傳材料、懸掛橫幅、張貼海報,開展培訓,用自己的語言勸導漁民。開海后,大家利用出海作業(yè)的機會,對海馬棲息地開展巡護。
2018年初,西海岸新區(qū)推行灣長制,劉樹杰等被吸收為“藍灣衛(wèi)士”,10名成員、10條漁船組成首批藍灣衛(wèi)士護海巡灣巡護隊。在相關機構的引導下,公益團隊的志愿活動從保護海馬拓展為護海巡灣,定期開展凈灘、凈灣、凈港活動,對違法作業(yè)船只進行勸離。近年來,青島近海多次發(fā)現海江豚的身影,劉樹杰和伙伴們將它們也列入巡護范圍。
經過多方奔走,2019年9月,劉樹杰注冊成立“青島西海岸新區(qū)藍灣生態(tài)環(huán)境公益服務中心”。“據我所知,我們是全國首支海馬保護民間公益組織。”劉樹杰說。
四年來,團隊成員從當初的10余人逐步發(fā)展到如今的80多人,精心守護著海馬和海江豚棲息地,守護著這片蔚藍的海灣。“為了灘更美、水更清、魚更豐,絕不做旁觀者。”劉樹杰堅定地說。
至今仍在看護房辦公
隨著藍灣公益團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大家遇到了新的難題。首先迫切需要解決的是辦公場地問題。“別看我們團隊在外面的名氣很大,可至今我們還在碼頭上的一間看護房里辦公。”劉樹杰說。
記者看到,劉樹杰所說的“看護房”其實就是一處簡陋的值班室,十多個平方的房間里擺著兩張辦公桌、一個文件柜、一組木制沙發(fā)和茶幾,里間是一處帶炕的臥室。
4年前,保育站成立后,首批加入公益團隊的碼頭老板楊洪雪、尹崇香主動將值班室騰出來當作辦公室,自己搬到了里面的臥室。“這十幾平米的空間,既是我們的辦公室,也是我們的培訓教室,還是我們的宣講展廳,所有功能集于這一間屋子,而且還和房主家的生活用房混在一起。”劉樹杰說。
如今,海馬保護日益受到關注,每年都有大批學生來到站里參觀學習,經常連站的地方都沒有,很多孩子就趴在窗戶上聽。更讓劉樹杰尷尬不已的是,站里雖然買了投影儀,可狹小的空間里無法播放。
“幾年下來,我們總共整理出了上千份科普宣傳資料,但受場地限制無法展示出來。”劉樹杰說。另外,團隊每年都要對漁民們進行培訓,可地方太小坐不開,如果出去租會議室,一天的租金也得好幾百元。“我們亟需一處面積夠用、功能配套的場地。”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申家鑫通訊員劉亞楠報道中國民航將自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執(zhí)行2022 23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新航季,山東省機
2022-10-29 07:4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杜虹曉畢勝濟南報道近日,濟南市市中區(qū)民警在巡邏時發(fā)現,轄區(qū)內多處隔離護欄陸續(xù)失蹤。據統(tǒng)計,丟失護欄50余節(jié),共計約1
2022-10-29 07:45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海振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市歷下區(qū)城管局在東關街道萬科海晏門小區(qū)舉辦“金秋十月迎碩果垃圾分類見行動”——“黨建
2022-10-29 07:31
10月28日,山東省統(tǒng)計局官方網站發(fā)布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山東全省經濟呈現穩(wěn)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tài)勢。(大眾日報
2022-10-29 07:39
2022年10月28日0時至24時,全省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其中青島2例,均系重點人員篩查檢出;濱州1例,系集中隔離點檢出。新增本土無癥狀感
2022-10-29 07:36
門庭若市打一生肖是什么動物?門庭若市的意思是什么?一起來看看吧!從釋義來看形容非常熱鬧,而12生肖中最喜歡熱鬧的生肖是馬,再加上有成語成
2022-10-28 22:49
蝦仁蒸蛋等于砒霜是真的嗎?蝦仁蒸蛋需要把蝦先煮熟嗎?不小心吃了生蝦仁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網傳蝦皮蒸蛋吃了人會出現上吐下瀉、肌膚瘙癢紅
2022-10-28 22:47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邢晨通訊員呂尚偉煙臺報道養(yǎng)老服務人才匱乏、從業(yè)人員技能水平低,一直是困擾養(yǎng)老服務發(fā)展的難點、重點和堵點問題,為了
2022-10-28 18: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邢晨通訊員呂尚偉煙臺報道為進一步改善老舊小區(qū)養(yǎng)老服務設施現狀,加快推進養(yǎng)老服務體系建設,煙臺市萊山區(qū)出臺了《萊山
2022-10-28 18:4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秦文濟南報道記者從濟南公交獲悉,為方便蟠龍路、虎山路周邊居民出行,填補蟠龍路、虎山路等部分路段公交空白,自10月29
2022-10-28 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