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今日頭條 > 正文

人工智能將如何塑造社會形態(tài)

時間:2018-04-23 14:57:4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人工智能時代,人類社會將出現怎樣的變化?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演講廳,筆者聆聽了一場有關自動化時代的講座。演講者彼得·弗雷茲是《四種未來——資本主義之后的生活》一書的作者,他在書中預言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自動化技術將塑造未來,并描繪了四種可能的未來社會形態(tài)。

弗雷茲的核心觀點是:自動化不可避免,但決定未來社會形態(tài)的并非技術,而是政治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他的理由很簡單,少數人控制大量財富、氣候變化以及能源問題并不會隨著自動化的發(fā)展而消失,因此人類僅僅依靠自動化不可能自動進入“天堂”。

講座那天,正逢大學教職工因養(yǎng)老金問題大罷工,學校很清靜。這讓人不禁想到,未來不需要養(yǎng)老金的機器人是否終將取代教師?事實上,英國作為工業(yè)革命的發(fā)生地,人們始終在抗爭以避免被機器替代的命運。早在19世紀初的英國工廠里,就曾發(fā)生過工人砸毀機器事件,現在還有勞工組織提出征收“機器人稅”。

弗雷茲將“未來可利用資源的豐富程度”與“社會平等程度”作為兩組變量,它們的兩極配對組合(即:資源豐富+社會平等、資源豐富+社會不平等、資源匱乏+社會平等、資源匱乏+社會不平等)將導致四種相應的社會形態(tài)出現?;谖鞣降陌l(fā)展,弗雷茲靠推理與想象描述了這四種后資本主義時代的未來。

第一種情況,資源豐富、社會平等。弗雷茲預言大量機器人將消耗取之不盡的清潔能源,人類社會經歷技術與社會變革后,進入共產主義的理想狀態(tài),那時商品豐富、社會平等,勞動已非必要。

第二種情況,資源豐富、社會不平等。雖然產品豐富,但自動化技術被少數精英壟斷,他們擁有機器以及各種專利軟件,人們仍需賺錢付費才能租賃軟件、享受機器人服務,但機器留給他們的工作機會并不多。

第三種情況,資源匱乏、社會平等。自動化讓人們免于勞動,但因為資源有限,人們不能想消費多少就消費多少。那時,政府通過某種計劃經濟的形式配置資源,但計劃的對象并非生產而是消費。

第四種情況,資源匱乏,社會不平等。弗雷茲認為這是最可怕的一種情況,那時擁有機器的富人們會躲進自己的安全堡壘,享受機器的服務,而窮人只能在不斷變熱的地球上茍且偷生。

在人工智能時代,人究竟是《星際迷航》中的上帝,還是《駭客帝國》中的符號?英國詩人、劇作家奧斯卡·瓦爾德所預言的“世界的未來取決于對機器的奴役”是否會成真?未來世界究竟會是什么模樣?

弗雷茲對自動化時代社會形態(tài)的關注起源于他的閱讀。他表示,他讀了馬克思的著作和《星際迷航》等科幻小說,其中都提到人力可以被機器替代,他于是開始思考這一變革將導致何種政治后果。

弗雷茲的四種分析都是基于對財產私有的資本主義世界的觀察。筆者向他提問,在以公有制為主體的中國,人工智能將帶來什么?他回答說,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但他可能給不出什么有見地的答案。

他說:“生產資料公有制可能讓中國的發(fā)展路徑不同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如果中國進一步向發(fā)展生態(tài)可持續(xù)的產業(yè)方向轉型,它也許會走出一條獨特的發(fā)展道路。”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