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權臣之死:同樣是傀儡皇帝,為何康熙和劉協(xié)的命運截然相反?

時間:2022-04-19 21:52:21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公元192年,震驚東漢朝野的董卓死了。

三年前,董卓率領西涼軍隊來到東漢京師洛陽。很快,大將軍何進和宦官們都死了,東漢政府上層留下了巨大的權力真空,董卓趁虛而入,廢少帝立獻帝,挾漢獻帝劉協(xié)而控制朝政。

權臣之死

董卓并不像小說中那么可惡,但他的確是東漢的權臣。

董卓死于刺殺,這一劍雖不是皇帝劉協(xié)本人發(fā)出的,但卻來自于號稱忠于大漢的王允和呂布。

然而,對于漢獻帝來說,董卓之死除了帶來數(shù)年兵荒馬亂、顛沛流離的生活,卻并沒有改變他身為傀儡皇帝的命運。

有人說,這是因為王允和呂布沒有處理好善后,這才導致了董卓余黨李傕郭汜擁兵叛亂,否則劉協(xié)不至于如此。

但下面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

北魏孝明帝年間,六鎮(zhèn)大起義,整個北魏帝國近乎于崩潰。爾朱榮趁機招攬軍隊,擴充實力,并掃平滿地的農(nóng)民起義,最終通過河陰之變成功了控制了北魏朝廷。

公元530年9月的一天,爾朱榮扶立的傀儡皇帝孝莊帝元子攸,邀請爾朱榮入宮。

在爾朱榮還沒明白怎么回事的時候,這位重建北魏帝國、但又是北魏最大權臣的梟雄,就被元子攸和近侍們持利刃殺死。

吸取了王允的教訓,元子攸在殺死爾朱榮之后,馬上宣布大赦。元子攸希望借此來換取爾朱余黨的效忠。

然而,元子攸同樣沒有拿回屬于自己的權力。爾朱余黨根本不相信朝廷的誠意,紛紛舉兵叛亂。

三個月后,孝莊帝元子攸就死了。而經(jīng)過多次權力更迭,北魏帝國最終分裂成了高歡和宇文泰控制下的東魏和西魏。

元子攸看似聰明,下場卻比漢獻帝還要慘。

當然了,也并不是說,直接一劍殺死權臣的皇帝,最終都如劉協(xié)和元子攸般下場,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宇文邕和康熙帝。

宇文護是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泰一生戎馬倥傯,疏忽了對兒子的教育,臨終時,便囑咐侄子宇文護作為兒子們的監(jiān)護人。

宇文護成功的完成了宇文周代元魏的更迭,然而,他本人卻很快成為北周新的權臣,先后殺死了北周的前兩位皇帝宇文毓和宇文覺。

即位的宇文邕勢單力薄,只得同樣使用了刺殺這樣的手段,結果了宇文護的性命。

然而,宇文邕卻成功的接管了北周帝國的權力,并開創(chuàng)了北周的盛世,為隋唐的一統(tǒng)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宇文邕的下一位著名追隨者是清初的康熙皇帝。

康熙即位時,清廷已是連續(xù)兩代幼主,加之八王議政的政治模式,很容易產(chǎn)生權臣。

鰲拜,便成功的成為了清初的第二位權臣。

康熙八年,年僅16歲的康熙帝,設善撲營,在鰲拜入見時抓捕了他。

隨后,康熙帝同樣成功親政,并開創(chuàng)了中國封建史上最后一個盛世。

權力的游戲

歷史上很多皇帝與權臣之爭都是斗智斗勇,皇帝大多是在權臣死后親政,但也有很多皇帝選擇了直接實行斬首行動,一劍殺死權臣的。

比如上面這四位。

然而,同樣是殺掉權臣,為何康熙和宇文邕成功了,而劉協(xié)和元子攸卻失敗了呢?

有人說,因為元子攸和劉協(xié)身處王朝末世,而康熙和宇文邕處于王朝上升期。這種觀點,屬于因果倒置。

如果劉協(xié)和元子攸成功的在權臣死后掌握了政權,王朝未必末世;而康熙和宇文邕的王朝盛世,也不僅僅是殺了一個鰲拜和宇文護就完成了。

說到底,皇帝和權臣之爭,是一場權力的游戲。

而這場游戲的通關,并只是殺死權臣,而是破除以權臣為中心的權力架構,重建以皇帝為中心的新的權力架構。

簡單來說,這場游戲分為三個大的關卡:

第一關,如何才能成功殺死權臣?

劉協(xié)和元子攸,都成功的通過了這一關,但并不是所有皇帝都能完成這一關的挑戰(zhàn),比如曹髦。

第二關,如何處理權臣的黨羽們?

劉協(xié)和元子攸,正是倒在了第二關。王允幫劉協(xié)選擇了殺死所有黨羽,失敗了;元子攸選擇了赦免所有黨羽,還是失敗了。

至于怎樣才能成功,后續(xù)子彧會分析宇文邕的成功案例。

第三關,如何填補權臣留下的權力真空?

這一關是最終挑戰(zhàn),完成了前兩關的挑戰(zhàn),意味著帝國暫時穩(wěn)定了,但這并不意味著絕對安全了,因為權臣死后會留下巨大的權力真空,會有很多人覬覦。

所以,皇帝們在殺死權臣時,必須要有后手,選擇忠于自己的人填補這個權力真空,并創(chuàng)建合理的權力架構。

比如東漢獻帝之前的那些皇帝們,就失敗在這一關,最終導致了東漢積重難返。

值得注意的是,宇文邕和康熙帝雖然都成功通關,但通關的方式卻不一樣。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皇帝們要斗智斗勇,而不敢直接殺了權臣的原因。

因為這場權力的游戲甚至比戰(zhàn)爭更加可怕,皇帝的一生也沒有幾次嘗試的機會,一旦失敗或許意味著這輩子都不再有機會。

所以,聰明的皇帝懂得,在沒有實力構建新的權力架構前,比起現(xiàn)在相對穩(wěn)定的局面,或許那個無法掌控的未來更加危險。

殺死權臣之后

權臣局面之所以能夠形成并相對穩(wěn)定的存在,并不是權臣一個人就可以做到的。

這種局面的背后,是一個以他為中心的權力架構。

而殺死權臣,僅僅代表的是,破除原來的權力力秩序。

那么,如果只是殺死權臣,而不進行第二關或第三關,后面會發(fā)生什么呢?

殺死權臣,雖然大概率會導致這個權力架構的坍塌,但這并不意味著權臣的勢力完全消失了。原來的架構中的支架,也就是他的黨羽們,會為自己尋找一條最有利的出路。

在原來的權力架構中,他們擁有著巨大的能量,這并不會因為權臣的死亡而徹底消失。如果不妥善處理,那么就會產(chǎn)生新的權臣,或者帝國直接分崩離析。

不處理不行,但如何處理,卻是個難題。

全部殺死是難以做到的,因為權臣代表的幾乎就是帝國的基本盤,這樣只會人人自危,最終起兵反抗,比如王允案例中,董卓余黨就是這樣做的。

但全部寬恕也并不是最佳的處理方式,首先這些黨羽的利益與權臣是一體的,他們未必會相信皇帝的誠意,融入新的權力架構,其次就算相信了,也會更加的交橫跋扈。

比如元子攸案例中,爾朱榮的子侄雖然被赦免,卻依舊扯起了反旗殺向洛陽,就是這個道理。

那么,究竟該如何處理呢?

北周武帝宇文邕幾乎給出了標準答案。

殺死宇文護之后,宇文邕很快就殺掉了宇文護的兒子宇文會、宇文至、宇文靜,還有宇文護的心腹萬壽、龍恩、劉勇等人。

在鏟除了宇文護的核心勢力之后,宇文邕再宣布大赦。

先是鏟除宇文護的核心黨羽,也就是那一撥與宇文護利益相連,不可能信任皇帝的人,也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然后再宣布大赦,告訴其他攀附宇文護的人,我已經(jīng)接管了權力,不要跟著宇文護一起沉沒。

與元子攸一比,宇文邕的這波操作高下立見。

為什么軟著陸很重要?

那么,有人說了,完成了第二步不就好了,第三步似乎沒有必要了。

當然不是。

第三步的重要性在于,是否產(chǎn)生新的權臣。如果還是重復著昨天的故事,那權臣不是白殺了嗎?

就好比南宋中后期,天天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環(huán)境中,皇帝們已然失去了斗志,扭頭進了后宮,把政事全都丟給了權臣們。

所以,南宋的政局,死了韓侂胄,還有史彌遠;死了史彌遠,又來賈似道。權臣復權臣,皇帝依然暗弱,殺沒殺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所以,皇帝與權臣之爭,第三步也至關重要。

說到底,殺掉了權臣,會留下巨大的權力真空,而覬覦這個權力的人,不在少數(shù)。如果皇帝不能迅速的將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那么下一個權臣的出現(xiàn),便指日可待了。

那么,皇帝究竟應該怎么做,才能避免一劍殺掉權臣之后重蹈覆轍呢?

我們還是來看看宇文邕和康熙帝的操作。

建德三年,宇文邕一口氣封了八個兄弟為王(虧得宇文泰兒子多,被殺了兩個還剩九個)。

而在此之前,宇文邕宣布宇文護所擔任的大冢宰的不再有管理六府的關系,剝奪了其專政的基礎;又將軍隊國家化,宣布軍隊直接效忠皇帝和國家。

而康熙皇帝時,清帝國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近80年的時光,君主集權制已十分成熟,不必過分分權于大臣。康熙皇帝遂建南書房,類似于漢武帝的中朝,以加強皇權。

由此,我們看到,宇文邕和康熙帝能開創(chuàng)盛世,成為一代雄主,并不只是他們殺了權臣宇文護和鰲拜,更重要的是,他們保證了殺掉權臣之后,權力得以軟著陸。

子彧說

現(xiàn)在,你還覺得皇帝們被權臣要挾的時候,直接一劍殺掉權臣,是最好的選擇嗎?

如果皇帝有宇文邕和康熙帝這樣的基礎和政治手腕,那么一劍殺掉權臣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但即使如康熙和宇文邕,還是經(jīng)過相當長的充分準備之后,才敢于動手的。所以,對于一般皇帝來說,一劍殺掉權臣,或許并不比斗智斗勇更加安全。

文/子彧

關鍵詞: 傀儡皇帝 權力的游戲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