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數(shù)次向美術館捐贈作品 美術館是作品的最好歸宿

時間:2019-04-19 08:27:1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前,85歲的美術家靳尚誼向中國美術館再次捐贈35件代表性作品,“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項目:靳尚誼捐贈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觀眾有機會一睹《塔吉克新娘》《魯迅》《晚年黃賓虹》等靳尚誼經典名作的風采。

數(shù)次向美術館捐贈作品

今年85歲高齡的靳尚誼,在美術創(chuàng)作與教學領域已耕耘70個春秋。

靳尚誼是一位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有卓越成就、在藝術教育上有杰出貢獻的美術家、美術教育家。“從上世紀50年代受蘇聯(lián)畫家馬克西莫夫影響開始油畫創(chuàng)作,完成了一系列新中國美術史上膾炙人口的歷史畫;到20世紀70年代末逐漸潛心于對藝術本體語言的探索,最終回歸到中國人文歷史,并在這深厚博大的傳統(tǒng)中尋找新資源。”在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看來,靳尚誼在創(chuàng)作上是一位有著強烈自覺意識的藝術家。

2005年、2009年,中國美術館為靳尚誼舉辦過兩次大型展覽。2008年,靳尚誼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了39件代表性作品;這次,又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了35件代表性作品。

在展覽開幕式上,靳尚誼介紹了自己幾次向美術館捐贈作品的歷程,并表示:“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其實很簡單,我覺得作為一個藝術家,美術館是作品的最好歸宿。此外,我對中國美術館的建設很感興趣,也很重視,美術館的建設是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西方相比,中國的美術館建設起步較晚,我希望用我的作品,讓美術館建設在新時期得到更大發(fā)展。”

“這些作品是靳先生心血勞作的藝術結晶,是他在求索路上的一個個里程碑,也是新中國美術及美術教學發(fā)展在具體藝術家身上的體現(xiàn),是時代的記錄,將成為我們深入研究靳尚誼先生的藝術、研究20世紀中國美術發(fā)展史、研究中西方美術交流史的重要資源。”吳為山說。

《塔吉克新娘》現(xiàn)身展覽

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共同主辦,北京靳尚誼藝術基金會協(xié)辦,展出了靳尚誼先生創(chuàng)作于各個時期的油畫、素描作品87件,其中中國美術館藏品81件,其余6件是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中華藝術宮的藏品。

展出的作品均是靳尚誼的代表性畫作,分為肖像畫創(chuàng)作、風景寫生、肖像寫生、少數(shù)民族人物寫生、女人體藝術、新創(chuàng)作,共六大板塊,涵蓋了其藝術創(chuàng)作不同時期的語言風格,呈現(xiàn)了其創(chuàng)作意識轉變的形態(tài),回顧和展現(xiàn)了靳尚誼藝術創(chuàng)作生涯的卓著成就。

結合展覽呈現(xiàn)的六大板塊,吳為山將靳尚誼的藝術創(chuàng)作分為三個階段:1953年始受馬克西莫夫造型藝術語言風格的影響,接受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觀念;1979年以后回歸藝術語言本體,注意接收歐洲古典主義藝術語言風格的影響,創(chuàng)作了《塔吉克新娘》《青年女歌手》最具代表性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名作;1995年以后將古典主義寫實繪畫與中國寫意觀念結合,形成自己的油畫民族化之路的時期,代表作是《畫家黃賓虹》《晚年黃賓虹》《八大山人》。

本次展覽最受關注的還是《塔吉克新娘》。

在談《塔吉克新娘》的創(chuàng)作時,靳尚誼說,自己1982年赴美國探親的一年,于美國的各大著名博物館研究了大量歐洲油畫藝術的精品,感悟到歐洲傳統(tǒng)油畫非常注意體現(xiàn)體積和空間,人物多處在頂光、側光、半側光之中,很少用平光,從而形成畫面層次豐富、體積渾厚的特殊美感。

所以,在這件創(chuàng)作中,靳尚誼設計構圖時就采取側光的方式,用古典的方法強化人物形體的體積感,目標在于解決體積的問題。塔吉克新娘身披紅色的方形大頭巾,沐浴在來自畫面右側的強光之中,其面部的輪廓清晰,塑造充分,色彩和明暗關系非常響亮、厚重、完美。

《塔吉克新娘》這件作品成為靳尚誼藝術創(chuàng)作生涯中最富盛名的杰作,由中國美術館收藏。

“靳先生的創(chuàng)作通過表現(xiàn)溫良、靈敏、堅毅的中國人形象,展現(xiàn)中國精神,這是因為他的內心中始終保持著真善美的溫度。靳先生生命意識深處對人民、對藝術的赤子之心,是其藝術深入人心的根本所在。”吳為山說。

不服老要繼續(xù)畫

對于靳尚誼的巨大貢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從美術實踐和美術教育兩個方面做出了分析。

在美術實踐上,靳尚誼的油畫肖像一方面來自生活,來自他樸素的現(xiàn)實關切,用西方傳來的油畫語言為中國人造像,為普通勞動者寫照,畫出了情感、風骨和溫度,也傳遞了美的魅力;另一方面,他在研究西方古典油畫的同時吸收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美學特征,融筆墨意蘊于嚴謹造型,在寫實風格上傳達中國意境,為外來藝術語言的中國轉換做出了可貴探索。

在美術教育上,靳尚誼自中央美術學院畢業(yè)留校任教之后就在教學崗位上敬業(yè)奉獻,擔任院長多年。他洞悉國際美術教育發(fā)展趨勢,前瞻中國社會變革發(fā)展需求,創(chuàng)辦了設計和建筑學科,為中央美術學院跨世紀的發(fā)展規(guī)劃了藍圖,奠立了新的學科結構。

至今,靳尚誼仍把教育教學看得最重,為培養(yǎng)人才不遺余力,每次學校的“畢業(yè)季”總要認真觀看,親自向一年級學生講傳統(tǒng),為各種高研班授課,在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上做出表率。

“這份貢獻,是由他堅定的文化理想、博大的藝術情懷和始終堅持的探索追求精神構成的。”范迪安說。

靳尚誼認為,最大的收獲是中國人也能夠熟練地掌握西方油畫的技法。“在表達自己的追求時,兼顧中國的文化內涵與西方油畫的精湛技巧,使自己的作品呈現(xiàn)出一種不同于西方狀態(tài)的新的抽象美。我想,為這個目的付出畢生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我仍然在努力追求,作為畫家我能夠不斷地探索,不服老地繼續(xù)畫,因為我感受到研究的樂趣。”靳尚誼表示。記者葉曉楠

關鍵詞: 美術館 捐贈作品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