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以前,一艘往來于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商船,滿載著精美的外銷陶瓷器、金銀器從中國的港口出發(fā),據(jù)說它駛往巴士拉,計劃到港后貨物再轉由駱駝商隊運往巴格達。然而,船只和貨物最終未能抵達目的地,行至蘇門答臘海近岸的勿里洞島附近時觸礁沉沒。
1998年,在海底沉寂千年之久的沉船被發(fā)現(xiàn),因其在一塊黑色大礁巖附近,被命名為“黑石號”。“黑石號”的發(fā)現(xiàn)震驚了世界——出水陶瓷器、金銀器、銅器、鐵器、錢幣、玻璃器、各類香料以及生活用具等大量文物,其中,陶瓷器數(shù)量高達6萬余件。如同一顆凝固的“時間膠囊”,它將9世紀東西方海上貿易盛況封存其間,見證了亞洲先民劈波斬浪、創(chuàng)造海洋文明的歷史,揭示了當時海上絲綢之路熙攘往來的盛況。
9月14日,上海博物館與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的“寶歷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展覽共展出248件/組文物,其中包括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邱德拔展廳精選的“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168件,以及來自上海博物館館藏與國內9家借展單位的陶瓷、金銀器、銅鏡等各類文物80件。這是“黑石號”沉船文物在中國的首次亮相,也是海外發(fā)現(xiàn)最大體量、最精美唐代文物第一次重歸故里。
瓷器金器,濃縮9世紀海上絲路盛況
在“黑石號”出水器物中,絕大多數(shù)是中國產的陶瓷器,這有力地證明了當時陶瓷已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主流商品。其中,以長沙窯產品最多,達到57500余件,其中5萬余件是各式各樣的碗。其次為廣東地區(qū)生產的青瓷,質量上乘的為梅縣水車窯的產品。其他還有浙江越窯青瓷、河北邢窯白瓷、河南鞏義窯產品數(shù)百件。它們都是9世紀上半葉中國與東南亞、中東地區(qū)貿易、文化交流的重要實證。
長沙窯青釉褐綠彩“寶歷二年”銘花草紋碗,是出水器物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其外壁刻有“寶歷二年七月十六日”銘記,這為判斷“黑石號”沉沒年代以及船上裝載貨物制作年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寶歷二年為公元826年,據(jù)此可以斷定,“黑石號”沉沒的年代不會早于公元826年。而船上裝載的大量陶瓷器,也基本為公元826年前后不久生產的產品。
展廳陳列出的長沙窯彩繪碗,紋樣各式各樣,這些是大批量生產的外銷瓷,可以看出唐代工匠們在制作陶瓷器時對中東市場和審美觀的考量。碗心有的書寫中國的五言詩,比如“孤雁南天遠,寒風切切驚。妾思江外客,早晚到邊停”,也有題記先賢語錄、諺語、廣告語的;有的碗心繪有佛教圖案,或是印度神話中的水怪,也有書寫阿拉伯文題記的,是研究這一時期文化、經濟、民俗等方面的重要歷史資料。
上海博物館陶瓷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館員彭濤告訴記者,“黑石號”沉船文物涵蓋了唐代南北方著名窯場的諸多精品,如越窯青瓷、邢窯白瓷、長沙窯彩繪瓷、白釉綠彩器等,填補并加深了人們對唐代瓷器生產的認識。尤為引人注目的是3件完整唐青花盤的發(fā)現(xiàn),進一步證實了中國的青花瓷器早在唐代便已遠銷海外,比中國馳名的元青花早了500年。這一發(fā)現(xiàn)無疑是令人振奮的。
在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館長陳威仁看來,“黑石號”收藏是講述亞洲海上貿易故事的重要腳本,與聲名遠播的陸上絲綢之路相比,海上絲綢之路的面貌尚待清晰,“黑石號”沉船為此提供了廣泛材料和有力佐證。他說,亞洲文明博物館收藏的逾5.3萬件陶瓷、金銀器,記錄著印度洋貿易熙攘往來的盛況,亦是“全球化”之實早于其名久矣的見證。
出水文物,映照唐代社會生活圖景
“黑石號”上滿載著中國唐代制造的各地風物,出水的金銀器制作工藝極為精湛。展廳中央陳列的一件伎樂紋八棱金杯,有著鮮明的粟特風格,八個棱面各不相同,分飾一位舞者和七位樂伎,都是高鼻深目的西域胡人。金銀為飲食器可益壽的觀念在唐代頗為流行,金杯是唐代皇室和貴族的行酒之物。
有意思的是,陜西何家村唐代窯藏和內蒙古吐爾基山遼墓出土了具有相似造型和裝飾的金杯,紋樣有所不同,在此次展覽中做了對照呈現(xiàn)。
揚州是唐代重要的鑄鏡中心之一,“黑石號”沉船出水江心鏡是目前所見唯一有明確紀年并能與文獻記載吻合的實物證據(jù),所鑄銘文“揚子江心百煉造成”明確了此鏡即為揚州朝貢之“江心鏡”。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說,唐青花、江心鏡、白釉綠彩器、精美金銀器,這些獨一無二的珍貴品類,對喜愛中國文物的觀眾來說意義非凡。展覽還薈萃了何家村窯藏、鞏義窯唐青花、長沙窯外銷瓷、揚州和青龍鎮(zhèn)等地各類考古出土品,以豐富觀眾對9世紀唐代社會生活以及海上貿易的全景認識。
陳威仁則希望借助與中國博物館文物同臺亮相,“著重探討唐代沉船珍藏與近年來在上海市內唐代港口城鎮(zhèn)青龍鎮(zhèn)遺址出土文物之間的關聯(lián)。”他說,上海與新加坡一樣,開埠歷史悠久,同為亞洲開放的對外貿易樞紐和港口城市。上海青浦區(qū)白鶴鎮(zhèn)近年青龍鎮(zhèn)遺址的考古發(fā)現(xiàn),其出土的長沙窯瓷器與“黑石號”出水文物幾近相同,足以證明上海千年古港的歷史可追溯至唐代。
疫情之下,彰顯博物館之間的聯(lián)合力量
這一展覽也是上海博物館應對疫情影響恢復開放之后,推出的第一個國際合作展覽。新加坡文化、社區(qū)及青年部兼貿工部政務部長劉燕玲認為,展覽是兩國在這個前所未有的特殊時期依舊保持文化交流與合作的例證,尤其今年是新中建交30周年,展覽的意義更為重大。
2018年,在新加坡舉行的中新雙邊合作聯(lián)合委員會第14次會議上,此次展覽作為一項重要的文化外交項目被首次提出。記者了解到,展覽原定于今年4月舉行,因疫情四度調整計劃,直至今天才得以如愿舉辦。“在全球疫情嚴峻的形勢下,正是堅持博物館之間的聯(lián)合力量,同時得益于2019年上海與新加坡開啟的全面合作新機制,才促成展覽的順利開幕。”楊志剛說。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惠互鑒,因互鑒而共榮發(fā)展。楊志剛說,必須指出的是,“黑石號”沉船的打撈出水及貨品分配,并不符合國際文物保護的基本準則。通過“黑石號”沉船這一個案,也希望進一步梳理保護水下文化遺產的正確態(tài)度,形成廣泛共識,反對一切對文化遺產進行非科學操作和商業(yè)性打撈的行為,借助展覽進一步喚醒公眾意識,共同推進利在久遠的文化遺產保護事業(yè)。
展覽于9月15日免費對外開放,并持續(xù)至2021年1月10日。
(記者 顏維琦)
關鍵詞: 黑石號沉船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wěn)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zhèn)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jié)——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fā)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yè)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qū)啟動。該平臺運用數(shù)據(jù)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shù)據(jù)。根據(jù)地區(qū)生產總值統(tǒng)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guī)醫(y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yī)院在改善就醫(yī)環(huán)境、降低就醫(yī)費用、優(yōu)化就醫(y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y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fā)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chuàng)新引領發(fā)展數(shù)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lián)合國協(xié)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lián)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