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陜西文物古跡大觀(四)》出版 內容體現(xiàn)三大特點

時間:2020-10-28 15:44: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27日透露,陜西省文物局編、羅文利主編的《陜西文物古跡大觀(四):陜西省第六、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巡禮》已由陜西新華出版?zhèn)髅郊瘓F、三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書是1998年、2003年和2006年陜西省文物局編寫出版的《陜西文物古跡大觀》第一、第二和第三卷的續(xù)編。據(jù)介紹,本卷收錄了陜西境內第六、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圖文信息,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等五大類154處,其中關中地區(qū)96處,陜北35處,陜南23處。

全書在內容上集中體現(xiàn)了三大特點:一、全面收錄了為中華文明發(fā)展提供實證的重要考古新發(fā)現(xiàn),如“洛南盆地舊石器地點群”“鳳凰山遺址”“梁帶村遺址”“石峁遺址”和“茹家莊遺址”等;二、古建筑類及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占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以上,豐富了陜西文物的多樣性,形成了更為完善的對中國革命史的見證和支撐體系;三、在編撰的體例上進行了探索創(chuàng)新。較以往增加了大量的插圖和照片,更為直觀地展示了考古新發(fā)現(xiàn)的出土文物,文物建筑的歷史價值特點,既可供專業(yè)人士作為文物學術研究資料、又可作為文物保護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參考,同時兼顧社會民眾、文物愛好者文物知識的普及閱讀。

作為中華民族及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陜西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留下了豐富的文物資源。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20年初,全省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0處。從1996年起,陜西省文物局開始組織編撰《陜西文物古跡大觀》系列叢書,以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為主線,通過簡明扼要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向社會公眾宣傳陜西重要文物,傳播歷史文化知識,也為學術界研究陜西歷史文化提供最新的參考資料。(記者 田進)

關鍵詞: 陜西文物古跡大觀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