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穿過歷史的迷霧,揭密關羽敗亡的真相,和劉備君臣應該擔負的責任

時間:2022-03-20 12:06:37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三國時期關羽的敗亡,荊州的丟失,是劉備陣營由盛轉衰的關鍵。在此之前,劉備陣營高歌猛進,關羽鎮(zhèn)守荊州,多次挫敗曹軍的侵襲。而劉備率領部分主力,奪取益州、漢中,建立了穩(wěn)固的根據(jù)地。在漢中爭奪戰(zhàn)中,曹操遭受了沉重的打擊,連他器重的親信將領夏侯淵都戰(zhàn)死在定軍山下。隨后,關羽出兵襄樊,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連曹操都想遷都,躲避關羽的鋒芒。

可是,好景不長。就在劉備勢力達到頂峰的時候,孫權的東吳背叛了孫劉聯(lián)盟。他和曹操聯(lián)合,派呂蒙白衣渡江,襲取了荊州。關羽在撤回時,由于軍心動搖,使得大軍離散。關羽只得走保麥城,并且在逃往西川的途中,被東吳的伏兵擒殺。這樣,荊州失守,關羽和他的主力滅亡,讓劉備諸葛亮的《隆中對》遭到了破滅。后來民國的大學者章太炎在回顧這段歷史時,認為關羽的滅亡是劉備借曹操之手,行的借刀殺人之計。那么,真相真的如此嗎?

一、關羽敗亡之謎。

章太炎對于關羽敗亡的意見,主要是來自幾個疑點。第一個疑點,是關羽北伐襄樊的指示。在漢中之戰(zhàn)后,劉備進位漢中王。他在漢中打退了曹操的主力,并派劉封、孟達攻占了上庸。在此有利形勢下,劉備派費詩去荊州,對關羽進行封賞。劉備特意將關羽封為武將之首,擔任前將軍,并且假節(jié)鉞。

可是關羽對于四位重號將軍中有黃忠感到氣憤。他拒絕接受封賞,并且說什么大丈夫不與老兵同列。只是在費詩的勸告下,關羽才接受了封賞。在費詩回去后不久,關羽就發(fā)動了對襄樊的進攻。顯而易見,關羽的進攻命令,是來自劉備的指示。

第二個疑點,是關羽在發(fā)動襄樊之戰(zhàn)中,沒有得到任何援助。我們看關羽發(fā)動的襄樊之戰(zhàn),就會發(fā)現(xiàn)關羽在各方面并不占上風。關羽率領的軍隊有三萬多人,但是在這支軍隊中,包括有大批的水軍。而曹軍除了防御樊城的曹仁部七八千人外,還有于禁、龐德率領的三萬精銳。這樣,在陸上戰(zhàn)斗中,曹軍的兵力遠遠超過關羽。

關羽依靠自己的軍事能力,發(fā)揮自己精通水戰(zhàn)、陸戰(zhàn)的優(yōu)勢,終于取得了水淹七軍的勝利??梢哉f,這場戰(zhàn)役的勝利,完全依靠的是關羽的個人能力??墒窃谡麄€戰(zhàn)役過程中,關羽卻沒有得到蜀中的任何兵力、物資的援助。甚至是近在咫尺的上庸,都拒絕向關羽提供援助。關羽的假節(jié)鉞的權威也毫無用處。

這樣,關羽只得抽調沿江防御東吳的兵力,擅取東吳的湘關存米來維持自己的攻勢。這既給了東吳出兵的口實,也給東吳出兵創(chuàng)造了條件。按照正常的情況,劉備、諸葛亮對襄樊之戰(zhàn)這樣的戰(zhàn)役應該是十分重視的??墒?,他們對此不管不問,確實讓人們產生疑問。

第三個疑點是關羽對漢室的態(tài)度。劉備一直是以自己的漢室宗親為號召,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和曹操進行著戰(zhàn)斗。但是,劉備匡扶的漢室,是他自己建立的漢室,并不是漢獻帝的那個漢室。劉備是以劉秀為榜樣的,他如果統(tǒng)一天下,肯定也會走劉秀的老路,廢掉董卓立的漢獻帝,自己稱帝。

但是,他的手下還是有漢室的忠臣。其中,對漢室最為忠心的,就是熟讀《春秋》的關羽。在關羽的一生中,一直以得自漢獻帝的漢壽亭侯為榮。這也是他在得到劉備進位漢中王的封賞時,不愿意接受的一個原因。因為沒有漢獻帝的任命,劉備進位漢中王的舉動是一種自立的行為,與法理是不合的。

關羽自然對此十分清楚。當劉備以自立漢中王的舉動,為他撕去了自己的面紗時,關羽的內心是難以接受的。因此,關羽才會以不愿意與黃忠同列為理由,無理取鬧。而費詩對關羽的所謂規(guī)勸,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實際上是一種威脅。他說關羽如果不接受封賞,日后肯定會后悔。這實際上是劉備的意思,關羽從這里聽出了不詳?shù)臍庀?,才接受了封賞。

劉備當然知道關羽對漢室的忠心,也同時對關羽的態(tài)度十分在意。關羽在荊州位高權重,如果對自己產生異心,當然會危害到自己的利益。那么,劉備肯定要對關羽采取措施,防止這一切的發(fā)生。采取借刀殺人的策略,來消除功高震主的關羽,也是一種可能。

第四個疑點是糜芳、傅士仁的投降。在荊州之戰(zhàn)中,糜芳、傅士仁的投降,是導致關羽敗亡的主要原因。當時兩人分別鎮(zhèn)守公安和江陵兩座重鎮(zhèn)。在呂蒙白衣渡江的后,先派人去勸降公安的傅士仁。傅士仁先是不降,在看到使者寫的勸降信中,有必有內應的話。傅士仁只得流著眼淚,開門投降。

到了南郡,糜芳的投降比傅士仁干脆得多。他還準備了牛酒來歡迎呂蒙,雙方在江邊的沙上歡宴。要不是虞翻提醒,南郡城中還會有人發(fā)動叛亂,來為關羽守衛(wèi)南郡。如果江陵守住五六天時間,關羽就能夠從襄樊前線趕回荊州。荊州之戰(zhàn)的勝負就不好說了。

從這里看出,糜芳是荊州投降東吳的主力干將??墒?,糜芳與劉備是姻親的關系。在劉備起兵的時候,他和哥哥糜竺就追隨劉備,還將妹妹嫁給劉備,家產獻給劉備。這樣一位追隨劉備多年的親信,為何會輕易投降東吳,從而斷送了關羽的性命?

由于有以上的這些疑點,才會有了劉備借刀殺人的陰謀論。面對功高震主的關羽,劉備讓他北伐襄樊,同時斷絕對關羽的援助,借曹操和孫權的手除掉了對漢室忠心耿耿的關羽。

二、關羽之死的真相。

那么,事實真的是像章太炎所想象的那樣嗎?如果僅僅從上面的這些跡象來看,關羽被劉備內部出賣,遭到內外夾擊而敗亡是有可能的。但是,事實上并非如此。

我們先看第一個疑點。我們從歷史記載中,沒能找到任何劉備指示關羽北伐襄樊的記錄。而且,在當時,劉備也沒有讓關羽北伐的必要。如果在劉備與曹操進行漢中爭奪戰(zhàn)的時候,關羽對襄樊地區(qū)進行征伐,還會有牽制曹軍兵力,響應劉備的作用。而且當時在南陽一帶還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反抗曹操的叛亂,對關羽出兵更為有利。

可是,在那么有利的條件下,劉備都沒有派關羽出兵襄樊,眼睜睜看著南陽的叛亂被曹軍鎮(zhèn)壓下去。等到漢中之戰(zhàn)已經勝利,曹操主力已經撤退,南陽的叛亂已經被平息的時候,劉備反倒讓關羽出兵了?這實在于理不合。

唯一可以合理解釋這次出兵的答案就是,這次出兵襄樊,是關羽獨斷專行的舉動。在劉備進位漢中王后,給了關羽假節(jié)鉞的權力,這使得關羽可以先斬后奏。在當時,襄樊地區(qū)曹軍兵力空虛,曹操的主力在關中欲歸未歸,再加上上庸被劉封、孟達占領,這一切都對關羽出兵有利。所以關羽抓住這個良好的戰(zhàn)機,對襄樊進行了攻擊。如果這次攻擊是一次閃電式的奇襲,會帶來良好的戰(zhàn)果。

我們回答了第一個疑點,那么第二個疑點就迎刃而解了。由于關羽是擅自發(fā)動襄樊之戰(zhàn)的,他的行動打亂了劉備的戰(zhàn)略部署,自然不會得到蜀中的援助。在劉備、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對于劉備陣營的戰(zhàn)略行動有三個階段劃分。

第一個階段是跨有荊益,第二個階段是等待時機,對內建設,對外結好孫權,第三個階段是兵分兩路北伐,一路出蜀中向關中,一路出荊州向宛洛。在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正是劉備集團完成《隆中對》第一階段,進入第二階段的時候。在這個階段,劉備集團應該全面轉入防御,準備下一步的北伐。

劉備在蜀中征調人力、物力,開始基礎建設。他在蜀中大興土木,修建道路、橋梁、館舍、亭郵,從成都到白水共計有四百多處。試想一下,在漢中之戰(zhàn)時,蜀中已經全面動員,男子當戰(zhàn),女子當運,此時蜀中哪里還有余力來支援關羽?再加上關羽是擅自出兵,使得劉備根本就沒有預料到,就更不要說去支援了。

第三個疑點是關羽對劉備稱王的態(tài)度。我們可以想到,關羽對劉備自立為王的態(tài)度肯定是反對的。但是,作為劉備手下的重臣,他的反對又有什么用呢?關羽與劉備之間的關系密切,而且在劉備的陣營中,關羽位居武將之首。這樣的信任和器重,也是對關羽心靈的羈絆。

因此,關羽只能在接受封賞的時候,找個理由來發(fā)發(fā)脾氣。但是在發(fā)過脾氣后,他還是得老老實實地接受封賞。因為這是大勢所趨,關羽也沒有能力反對。劉備對此十分清楚,因此他才會派費詩去進行封賞,并且按照自己的指示對關羽進行規(guī)勸。所以說,因為關羽對漢室的忠心,就對他產生異議,是站不住腳的。在關羽遇害后,程昱就說由于劉備與關羽的感情,肯定要出兵為他復仇。

至于第四個疑點在歷史記載上就有結論了。糜芳投降東吳的主要原因,還是與關羽不和,造成糜芳產生了異心。關羽在歷史上評價他"善待卒伍而驕于士大夫"。由于關羽的傲氣,讓他得罪了大批的部下。這使得在東吳侵占荊州的時候,大批的文武官員投降了東吳。孟達評價是是"百無一還"。這不僅僅是一個糜芳的問題,主要的問題還是在關羽的性格上。

三、劉備君臣對關羽敗亡的責任。

我們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關羽的敗亡并不是劉備的借刀殺人之計。那么,在關羽敗亡的過程中,劉備君臣是否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呢?事實上,劉備君臣確實是有著這方面的責任的。

首先,是劉備與諸葛亮對東吳的戰(zhàn)略產生了誤判。劉備和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把東吳定義為同盟者。但是,他們忽略了東吳也是一個心懷天下的集團。在它的戰(zhàn)略《榻上問對》中,把全據(jù)長江作為戰(zhàn)略的第一步。這就與劉備、諸葛亮的《隆中對》里的跨有荊益發(fā)生了沖突。為此,孫權和劉備在荊州的歸屬上發(fā)生了尖銳的矛盾。

雙方在湘水之爭中兵戎相見,最后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重結盟好。劉備君臣認為這已經比較公平地解決了荊州的爭端,對東吳放松了警惕??墒?,孫權和呂蒙已經決定以武力奪回荊州,所以,東吳隨時可能對荊州用兵。劉備君臣這個對東吳戰(zhàn)略的誤判,是戰(zhàn)略層次上的誤判。它是關羽敗亡的最根本的原因。

其次,是劉備對關羽的襄樊之戰(zhàn)漠不關心。就算是劉備對關羽的軍事能力十分信任,對東吳的動向過于放心,可是在關羽長達幾個月的戰(zhàn)役過程中,對關羽不聞不問,是劉備君臣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在關羽的襄樊之戰(zhàn)取得了輝煌戰(zhàn)果時,劉備依然按部就班地進行著《隆中對》的準備,而不是依據(jù)關羽的戰(zhàn)果,對戰(zhàn)略進行改變。假如當時劉備能夠派一支主力去幫助關羽,甚至是命令劉封、孟達去支援關羽,戰(zhàn)況就會有所不同,關羽一有可能不會敗亡。

第三,是劉備對關羽的放任自流。劉備與關羽相處時間很久,他知道關羽的長處,當然也知道關羽的短處。對于關羽傲而自矜的性格,劉備不但沒有對他矯正,還對他委以重任。如果是一個普通人,也會因為性格的缺陷犯下大錯,更何況關羽是坐鎮(zhèn)荊州的一方重臣。

正是劉備對關羽的放任自流,才使得關羽的性格越發(fā)狂傲。甚至對于東吳的使者說出,吾虎女安嫁犬子的話來。也使得他的部下,在面對東吳的襲擊紛紛投降。劉備對關羽性格缺點的輕視,沒有給關羽派有足以勸誡制約他的副手,最終釀成了荊州的慘禍。

結語:

由于關羽敗亡過程中的種種疑點,使得后人有了劉備借刀殺人的疑問。其實,這一切的發(fā)生是關羽擅自做主,發(fā)動襄樊之戰(zhàn)的后遺癥。在劉備奪取漢中后,正在進行戰(zhàn)略休整的時候,關羽發(fā)動的襄樊之戰(zhàn)讓蜀中措手不及。劉備根本無力去支援關羽,只能讓關羽自己發(fā)揮了。這使得關羽在戰(zhàn)役過程中,沒能得到任何蜀中的支援,直至敗亡。

關羽的敗亡雖然主要是由于他個人原因造成的,但是劉備君臣也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主要是劉備君臣對東吳戰(zhàn)略的誤判,輕視了東吳迫切奪回荊州的決心。這使得關羽在發(fā)動襄樊之戰(zhàn)的時候,劉備君臣認為關羽的實力完全可以對抗曹軍,完全沒有料到東吳的偷襲。作為一個集團的首腦,這是不可原諒的錯誤。這也是關羽敗亡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 襄樊之戰(zhàn)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