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襄樊之戰(zhàn)關羽戰(zhàn)敗,為何曹操不殺關羽,而孫權卻一定要殺關羽呢

時間:2022-03-27 07:40:42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不談演義,只講歷史。

雖然關羽在襄樊之戰(zhàn)前期打出了威震華夏的小高潮,但是自從孫權與曹操幕后作了交易,雙方相互勾結之后,關羽就已經(jīng)處于滅亡的邊沿了,原本就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之力的關羽,在襄樊之戰(zhàn)后期,得到了荊州失守的消息,關羽全軍無心戀戰(zhàn),火速從襄樊戰(zhàn)場撤退。

雖然在正史中沒有記載曹軍為何不乘勝追擊關羽,但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曹軍只是將關羽擊退,并不再追擊,從曹操的角度來看,他已經(jīng)處于生命的最后時光,因為在關羽被殺后的三個月,曹操就病逝了,曹操對于自己生命即將終結肯定是有所預知的。

所以,曹軍雖然在襄樊擊敗了關羽,但是并沒有下達全軍追擊關羽的命令,因為曹操不想擴大化戰(zhàn)爭,只想解除了襄樊的威脅就行了,曹操已經(jīng)沒有精力繼續(xù)打下去,而是騰出時間來進行權力交接。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也是曹操不愿追擊關羽的原因,就是:曹操應該與孫權達成了政治協(xié)議,既然孫權出兵荊州,攻取關羽的后方基地,那么曹操就不能追擊關羽,因為追擊關羽等于就是進攻荊州,那樣的話,曹操還是會卷入戰(zhàn)爭,同時會得罪劉備與孫權。

所以,從曹操的角度來看問題,他不愿意擴大化戰(zhàn)爭,曹操晚年的精力不在于戰(zhàn)爭上,而在于政治上,一方面是加緊篡位步伐,另一方面是保證權力順利交接。

曹操不想殺關羽,但孫權卻恰恰相反,在正史上,孫權一方對荊州的軍事行動開始前,就明顯下達了斬殺關羽的命令,因為關羽在臨沮被俘虜后不久就被東吳軍隊斬殺,而且是不用通報孫權的,這就證明了是事前下的命令。

這里就有一個問題,孫權為什么要殺關羽?

從表面上看,關羽是當時蜀漢集團的二號人物,是劉備親如兄弟的戰(zhàn)友,是蜀漢唯一的名將,是三國時期唯二的萬人敵和熊虎之將,作為鎮(zhèn)守荊州近十年的關羽來說,關羽在荊州的根基極深,孫權殺關羽,完全是政治原因,沒有一丁點的個人仇恨與個人原因。

孫權之所以早就下達了殺關羽的命令,根本原因有三個:

一、向曹操納投名狀,并有意嫁禍曹操。

孫權原本是劉備的政治盟友,現(xiàn)在孫權背叛劉備而與曹操結盟,總得拿出點誠意來讓曹操相信吧,而殺關羽并與劉備集團徹底決裂就是孫權最好的投名狀,孫權可以拿著關羽的人頭進獻給曹操,換取曹操的支持,而且極有可能這是孫權與曹操在結盟之前就已經(jīng)商量好的條件之一。

從一系列的事態(tài)發(fā)展也能看出,孫權殺關羽就是事前商量好的,從關羽被馬忠俘虜,到關羽被殺,再到關羽的首級被送到曹操那里,這一整個過程的時間不足一個月,這么短的時間,要把關羽的首級從荊州送到洛陽,不是商量好的能做到嗎?

再說了,孫權把關羽首級獻給了曹操,等于告訴劉備:這是曹操讓我干的,你要報仇就去找曹操,孫權這是有意嫁禍曹操,曹操當然也明白,所以用最隆生的諸侯之禮安葬關羽,等于是對外宣揚了孫權的禍心,曹操與孫權是既有合作又有斗爭的。

二、殺關羽等于消滅了蜀漢唯一的名將。

關羽是蜀漢唯一的名將,也是蜀漢唯一懂水軍的大將,鎮(zhèn)守荊州多年,對荊州的情況了如指掌,如果孫權不殺關羽,放過了關羽逃回益州的話,那么夷陵之戰(zhàn)就不是會是劉備發(fā)動的,而是關羽所率領的,關羽能在襄樊之戰(zhàn)威震華夏,說明關羽這個萬人敵是名副其實的。

這么厲害一員猛將,如果將來率領軍隊前來報仇怎么辦?誰能抵擋關羽?孫權可是和劉備曾經(jīng)聯(lián)盟過,對關羽的厲害那是了如指掌,不如現(xiàn)在就殺了他,折了劉備的一臂,即使將來劉備前來報仇,也不擔心,殺了關羽等于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為什么不殺呢?

三、殺關羽是政治需要。

在正史上來看,關羽是三國第一名將,無論是名聲,還是戰(zhàn)績,又或者是軍事能力,能比得上關羽的,整個三國時期,還真沒有人,白馬之戰(zhàn)中關羽在千軍萬馬中斬殺袁軍主帥袁紹,而一戰(zhàn)成名,這也成為三國時期唯一單槍匹馬陣斬敵軍主帥的戰(zhàn)例。

黃忠斬夏侯淵和張遼斬踏頓那都是在亂軍中殺的,都比不上關羽斬顏良的含金量高,再加上關羽威震華夏,擒于禁,斬龐德,包圍襄陽、樊城二城,這個戰(zhàn)績是三國時期任何一位將領也比不上的,因此關羽作為名將,在當時是有崇高威望的。

如此一個崇高威望的關羽,孫權都敢殺了他,那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孫權更加厲害,連關羽都敢殺,盟友都敢叛,荊州都敢奪,還有什么是孫權不敢做出來的,孫權憑借奪荊州、殺關羽在當時立威,在政治上形成威懾力,沒有人敢小看東吳政權和孫權。

三國演義上老是說孫權害怕引來劉備的報復,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正史上的孫權不僅不怕劉備,而且故意殺了關羽,就已經(jīng)做好了與劉備交戰(zhàn)的準備,這一切早就是孫權策劃好的,孫權為了避免兩線作戰(zhàn),選擇了向曹操稱臣,而與劉備為敵。

孫權奪荊州、殺關羽的行為,是出于東吳政權的大戰(zhàn)略來實施的,這個戰(zhàn)略早在魯肅去世之后,孫權就開始謀劃了,在這個謀劃過程中,殺不殺關羽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必須解決關羽問題,才能繼續(xù)進行江東集團的政治戰(zhàn)略,而關羽的死,就成為孫權的江東集團發(fā)展戰(zhàn)略上的犧牲品,注定了要被殺。

關鍵詞: 襄樊之戰(zhàn) 三國時期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