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北宋滅國時,岳家軍為不出兵何救國!

時間:2022-03-27 07:37:03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站在歷史的末端不禁提出一個疑問,宋朝時出名的愛國將領無數(shù),為何整個宋朝廷還是積貧積弱,飽受金國的欺凌?

公元1127年,金人南下?lián)镒吡怂位兆诤退螝J宗父子二人,連帶著將朝中大臣后宮嬪妃共計3000余人帶到北漠,史稱靖康之恥。靖康之恥奠定了北宋王朝滅亡的基調,也使趙家的政權在短時間易主。

此時一個叫岳飛的年輕將領投入軍中,奮勇殺敵。經過數(shù)年的打拼,岳飛從無名小猝晉升為北宋大將軍,為抗擊金人立下汗馬功勞。

也就是說,岳飛投軍時間,幾乎和宋高宗趙構在位時間相同。在岳飛帶領的岳家軍的護衛(wèi)下北宋百姓迎來了短暫的和平。

相傳岳飛治軍嚴謹,作風優(yōu)良,軍隊戰(zhàn)斗力極強。按照宋朝時的軍事編制,岳飛所指揮帶領的岳家軍,常年人數(shù)約有10萬人。

但岳飛因全力主張抗擊金人,觸動飽受派的利益,遭到秦檜等人的陷害,導致風波亭之難,一代英豪就此沒落。

岳飛去世后,岳家軍潰如散沙,后北宋滅國,曾經的抗擊軍人主力部隊岳家軍也不知所蹤。

岳家軍之所以強,在于岳飛有號召力和感召力,再加上過人的軍事奇才。?使岳家軍的軍士行動能力極強,且將領和士兵團結一致。但在岳飛去世以后,趙構為了避免軍權旁落,頻繁更換部隊的主帥,導致將不識兵,兵不識將。在打仗時軍事戰(zhàn)斗力被極大瓦解。

野史有人質疑為何岳飛遭受誣陷下獄,曾經跟著岳飛奮勇殺敵的岳家軍不上前來營救,且不論岳家軍遠在邊關,消息滯后,即使是岳家軍趕來,只能坐實岳飛謀逆之實,并不能改變結局。

關鍵詞: 靖康之恥 奮勇殺敵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