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大臣請假6天,朱元璋:準!大臣7天后準時回朝,朱元璋:把他斬了

時間:2022-03-31 17:55:24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朱元璋的一生都太過傳奇,從一個放牛娃到街頭乞討的和尚,再到部隊的統(tǒng)帥,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定國號為"大明",年號為"洪武",此時朱元璋40歲。

朱元璋在位的時間則有30年,三十年間,朱元璋勤于政事,體恤百姓,因為在底層待過,朱元璋對待官員格外嚴苛,尤其憎恨貪官,所以在明朝當官,薪水不高,如果搞貪污被抓,就很可能是死路一條。

然而在朱元璋年間,還有一個大臣卻因為請假的事情,搭上自己的性命。這個官員名叫周衡,是無錫人,通過科舉走向仕途,起先朱元璋對這個讀書人還是非常欣賞的。

尤其是在1380年,朱元璋懷疑胡惟庸要造反,所以誅殺了胡惟庸九族,牽連甚廣,而周衡就是在這個時候步入了明朝的官場。

正當明代官員人人自危時,性格直的周衡卻是冒死直諫,當初朱元璋就是因為欣賞周衡的敢于直言,因此對周衡頗有些重視,而受到提拔的周衡認為自己責任重大,要保持自己的氣節(jié)。

所以即使現(xiàn)下如履薄冰,周衡卻還是敢于直言進諫,嚇得其他官員都不敢和周衡親近,生怕哪天周衡把皇帝得罪了,禍及自身。這不,朱元璋下詔復征,周衡就挺身而出,冒死力諫。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此前朱元璋為與民休養(yǎng)生息,籠絡人心,因此免除了江南各地百姓的賦稅,但這詔令發(fā)出去還沒多久,朱元璋就又下詔復征,周衡認為皇帝貴為天子,出爾反爾實在不妥,說不定就此失了民心。

因此周衡斗膽進言,對朱元璋百般規(guī)勸,朱元璋聽得只覺心煩,認為周衡不會看眼色,專給他心里添堵,不過朱元璋并沒有很快發(fā)作出來,一直到周衡走了,朱元璋到馬皇后那里,就把對周衡的怒氣給罵了出來,但氣并沒有消。

不巧的是,周衡要回鄉(xiāng)祭掃祖墳,因此向朱元璋請了6天假,朱元璋想到周衡也是孝心一片,最終準了,但周衡回程時卻因為被一些事情給耽擱了,因此回朝銷假是時已經(jīng)是第7天,超出了一天,但周衡還是準時去上朝了。

按理說,官員請假晚一天回朝,皇帝就算重罰,肯定也不會取人性命,大不了就是挨板子,再罰些俸祿。可周衡不是"尋常"人,他把朱元璋給得罪了,而朱元璋逮著這個機會,當即就下令:把他斬了。

周衡因此命喪九泉,而這件事情被無錫人黃蛟寫進了《西神叢語》,雖說周衡是因為請假一事而丟了性命,實際上卻還是君臣關系的處理方式,自古以來,伴君如伴虎,皇帝居于高處,有時候習慣了奉承,聽不得逆耳的忠言。

就好比胡惟庸案,許多專家經(jīng)過研究,認為胡惟庸案實際是一個冤案,胡惟庸居于相位,可能獨斷專行,但未必有謀逆造反的心思,然而朱元璋早已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位不滿,最終朱元璋選擇了誅殺胡惟庸,并且重新洗牌,廢除了丞相之位。

關鍵詞: 胡惟庸案 死路一條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