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科舉靠運氣、當官靠長相,古代官場實在太奇葩

時間:2022-04-02 07:55:29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看看古時科舉、官場的那些"小故事",先是好笑,后是啞然,真的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官場奇葩事多,倒也可以接受,史上奇葩統(tǒng)治者多,吏治不會好到哪里去。但是科舉不同啊,歷代都相當重視,各種防作弊手段,只是誰也防不了"意外"發(fā)生。

《夢溪筆談》故事一:

宋仁宗嘉佑年間的一次科舉,殿試還沒開考,坊間就傳出消息,說"王俊民"會中狀元。這話傳到王荊公耳中,他很是反感這種言論,心中打定主意,就是不讓王俊民如愿。

那時的考試制度有三步流程,先是初考官定"等第",再是覆考官定"等第",最后送到詳定官這。如果,初考官和覆考官的人選一致,那就這么定下來了。如果不一致,就是二選一,不得再定他人。

王荊公是二位詳定官之一,他始終記著"王俊民",所以,就認為:初考官和覆考官的人選中,鐵定有一位是"王俊民",只是考卷的名字是被封住的,他沒法判斷二位人選中,哪份考卷才是王俊民的。于是,他做了一事,"于行間別取一人為狀首",重新定了一人。

這么做其實是壞了規(guī)矩的,但是,王荊公就是非常堅持,但出人意料的是,等名字公布時,"乃王俊民也"。看來能當上狀元,除了需要十年的寒窗苦讀外,運氣還得要好。

選狀元都如此奇葩了,官員升遷的各種原因,更是匪夷所思,甚至,有因容貌、言語類似他人而升遷的,來看看唐玄宗是怎么提拔干部的。

《次柳氏舊聞》(唐李德裕)有一個小故事:

一天,唐玄宗和高力士單獨在一塊時,皇帝就問高力士:"爾知吾拔用乾曜之速乎?"你知道為何源乾曜升官這么快嗎?

源乾曜的提升非常突然。唐玄宗之前,他的官運并不好,身為諫議大夫的他,由于說了幾句正直的話,就被外放了。開元元年,由于他人舉薦,源乾曜入宮奏對,唐玄宗很是高興,"于是驟拔用",源乾曜火速升遷,先是戶部侍郎,很快京兆尹,最后宰相。

高力士還真的不知道這個答案,唐玄宗就說:"我就看源乾曜的相貌、言語和蕭至忠很像,所以就用他了。"

那么,蕭至忠是誰?

也做過唐朝的宰相,先投靠韋皇后,后依附太平公主。

高力士就不解了,蕭至忠對唐玄宗不忠,那皇帝為何還記得他呢?唐玄宗的解釋是,蕭至忠就是晚年糊涂罷了,早年為官時,也是一位賢相啊。

書中最后還給了一個評價:"上之愛才宥過,聞者無不感悅。"這些統(tǒng)治者怎么可能做到"任人唯賢"呢,還不是看自己的心情。

再來看看史上最荒唐時期的當官現(xiàn)象:抽簽當官。

從小對"抓鬮"一事就不陌生,班級活動意見分歧大時,抓鬮定;長大后單位年終各種福利不等,抓鬮定;后來才發(fā)現(xiàn),原來古人還可以抓鬮當官。發(fā)明者是明朝的孫丕揚,"乃創(chuàng)為掣簽法,大選急選,悉聽其人自掣,請寄無所容,一時選人盛稱無私。"(《明史·孫丕揚傳》)

這本是很荒唐的一種做法啊,哪有靠"簽"定前程的?但是,當時世人都稱贊這個辦法好。孫丕揚遇上了一個很有個性的王朝,以及很有個性的皇帝。明朝宦官擅權(quán),私下賣官時有發(fā)生,萬歷呢?壓根就是一個袖子一甩不上朝的皇帝。

當時,孫丕揚為吏部尚書,這時官場的風氣已經(jīng)很糟糕了,為了在選拔干部時,不受外界的干擾,他發(fā)明了抽簽的辦法,等于是看天意了。手氣好,沒準連升幾品也是有可能的,手氣差些,沒準就到哪個邊遠旮旯去了。

在當時看來,這個辦法就是"無私",無人可以鉆空子,只能心里祈求抓一個好簽。這個辦法如今看來多荒謬,但在當時卻是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雖然,不能給朝廷輸送優(yōu)質(zhì)官員,但是,卻杜絕了各種買官賣官的后門。

還聽過一個故事,武則天時期,有人為了從眾人中脫穎而出,特意改姓。方姓改丁姓,王姓改士姓,理由就是:這些姓比較少見,容易被識別。不過,選拔官倒是負責,將這二人給剔除了。據(jù)說,這二人改姓之前還特意咨詢了業(yè)內(nèi)人士的意見。

荒唐時代必有荒唐之事,統(tǒng)治者昏聵、吏治黑暗,自然會結(jié)出各種奇葩的果實。中國史上最荒唐的明朝,竟然選擇"抽簽當官",細想后也就心中釋然了。

參考資料:

【《明史·孫丕揚傳》、《次柳氏舊聞》、《夢溪筆談》】

關鍵詞: 夢溪筆談 參考資料 諫議大夫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